央媒一篇文章,在百度熱搜、新浪熱搜、網易熱搜上都爆了,央視網寫道:形式主義的安全檢查,真的夠了!
從用詞語氣來看,有一點較真和責怪的態度包含其中。
謂“形式主義的安全檢查”,是指齊齊哈爾這起11人死亡的悲劇事件發生之前4個月,當地市教育局開展了“校舍安全檢查”,顯然這個檢查涵蓋的范圍,就包括“施工現場物料堆放”,即體育館樓頂堆放珍珠巖。
所以,檢查了一個什么東西?所謂的檢查,是不是走一遍程序,演一次形式,然后辦公室里喝咖啡,誰管那窗外洪水滔天。
值得一提的是,央視網還重說了另外兩件事。
1,上個月21日,銀川市一家燒烤店液化石油氣爆炸,31人死亡。同樣在事故發生前一個月,當地開展了社會面消防安全監管工作,對沿街商鋪、居民小區進行了安全檢查和防護工作。
2,5月初,聊城市某企業爆炸引發火災,5人死亡1人失聯。偏偏事故發生的2天前,聊城市應急局局長帶隊在事故發生企業進行了安全檢查。
因此央媒靈魂一問:這些檢查,檢查了一個什么東西?
央視網說的這些事,都很典型,問的問題,也很好,是民生問題中亟需拿出來重視的事情。但是央媒說的這些,都是所有人一直意識到的問題。
形式主義,走馬觀花,干部對工作敷衍……這些情況一直都存在,群眾也一直都心中有數。主要問題是:心里有數,并不能讓問題消失,它依舊會繼續存在。
同理,央媒再次重提“形式主義”,加大其權重,可它依然會存在,不改變什么。
為什么?
因為形式主義的背后,正是官僚主義與缺乏監督。官僚主義這座靠山不除,缺乏監督的問題不解決,談“形式主義真的夠了”,就只是“談”而已,即便央媒放話,也無法改變。
舉個例子,安全檢查其實相當繁瑣,液化氣安全、管道安全、建筑安全等等,都需要找不同的專業人員來進行技術鑒定,要花錢花時間,極度繁瑣。
因此上面只負責提要求,幾天內完成、幾個月內完成,甚至多少資金支持內完成,那么下面的人就只會給你一個形式主義的結果。
就比如上次某地的移植玉米桿事件,玉米都掛穗了,為什么還非要移植?因為上面的領導下了命令,2天內完成相關拆除復耕。2天內如何完成從鏟草、播種到種子發芽的全部程序?沒辦法,那就只能形式主義,用魔法打敗魔法。
所以形式主義的源頭,正是官僚主義。
形式主義的問題我們談了這么多年,國家也一直重提,多次聲明要制止這類現象,但有效果嗎?
基本上毫無效果。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無法解決形式主義的問題,就從官僚主義入手。試一試,萬一有奇效呢?
當然,任何沒有監督的環境中都會出現腐敗,所以在解決形式主義的途中,監督的力度也同樣需要跟上,這一點非常重要。
強有力的監督,才會讓進行檢查工作的人不敢放過一些違規的安全問題。因為身后的眼睛會在他們心中留下一把懸空的劍:就算我不提這違規堆放的珍珠巖,后面監督的人也會指出來,并且追究我連這種基礎違規都沒發現的責任。
有人問了,那如果負責監督的人,也形式主義,也收了利益好處怎么辦?
所以,才有了群眾監督之說。其實群眾的眼睛一直都是雪亮的,畢竟事關自己。因此珍珠巖堆放的事早有人注意到,他們只不過苦于沒有一個舉報的通道。
我很好奇,現在互聯網上的監督已經非常嚴格,那為什么現實生活中的監督會缺少專門對接的舉報通道呢?
央視網此次指出并斥責形式主義的問題,很好。但別忘記,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斥責形式主義了。
僅僅是斥責,還不夠,還需要改變。實質的改變,才能真正減少類似的悲劇事件。這方面孔子說過一句挺契合的話:形式會掩蓋實質,實質會顯露形式。
簡而言之,具有形式的行動只是隱藏了真正的東西。在我看來這真正的東西,或者說真正的問題就是官僚主義和缺乏監督。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