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即將迎來3周年,清除放射性污染、安置疏散居民等問題堆積如山,其中頭等難題則是核電站內源源不斷的污水。
由于反應堆內發生熔毀的核燃料仍在發熱,需要為冷卻熔毀燃料注水。這些水接觸核燃料后成為放射性污水,而用于儲存污水的水罐已接近飽和。
東京電力公司為此焦頭爛額,如何處理流入核電站的地下水也讓其感到棘手無比。
存放蓄水罐接近飽和
東京電力公司一直在回收反應堆建筑下的污水,在清除放射性銫和鹽分之后,再次用于冷卻,未用于冷卻的水就貯藏在蓄水罐里。由于現在每天增加約400噸污水,儲存污水的1000多個蓄水罐已接近飽和。
核電站抽取的地下污水也要保存到蓄水罐中,但核電站內已經無處安置水罐。
近幾個月來水罐不時出現泄漏。目前,東京電力公司準備改用焊接型水罐,但更換工作將花費時間。
東京電力公司準備增加設備,清除污水中除氚以外的放射物,每天處理污水能力最高達到750噸,在2015年3月前處理已有的約34萬噸污水和當天新產生的污水。不過,目前清除放射物的設備故障不斷,新設備能否穩定運轉也是未知數。
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就要確定燃料熔毀的1至3號機組的破損位置并修補,防止冷卻水泄漏。但由于高放射性導致作業難以開展,修補前景不明。
泄漏大量污水排入大海
2011年4月,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有意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以便騰出空間處理高放射性積水。該公司聲稱,2011年6月之后,沒有新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
但去年7月22日,東京電力公司首次承認,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正向海中滲漏。此后,污水泄漏事件愈演愈烈。
日本政府原子能災害對策本部去年8月7日宣布,當時福島第一核電站每天至少約有300噸污水流入海中。
此后,從護岸附近的觀測井中不斷檢測出高濃度放射物。今年1月,東京電力公司宣布從福島第一核電站靠近大海一側的觀測井中,檢測發現鍶90等放射物的濃度達到每升310萬貝克勒爾,而去年9月開始觀測時只有每升40萬貝克勒爾左右。
東京電力公司認為,污水是從反應堆所在建筑內與作業通道的連接處流入作業通道的,所以計劃打入裝有冷卻材料的冷凍管,將周圍的污染水凍住,建成“冰墻”,達到阻水效果。但是,如果污水是從反應堆建筑內直接向外泄漏,那么確定泄漏位置和采取防漏措施將非常困難。
地下水遭污染難處理
福島第一核電站位于一段河岸臺地上,屬于傾斜度不大的丘陵地帶。該丘陵海拔27米至35米,土質松軟,海拔10米至27米之間存在常年有地下水涌出的含水層。福島第一核電站就建在這一含水層上方。
每天,約有400噸地下水流入反應堆所在建筑,使污水不斷增加。去年7月8日,東京電力公司開始加固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和2號機組的護岸地基,希望通過向地下注入“水玻璃”建造一堵防止地下污水通過的“土墻”。但隨著“土墻”的建造,地下水水位隨之上升,“土墻”完工后,地下水越過土墻頂部流入了海中。
為了解決地下水污染,不讓污水進入核電站地下,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準備建設1.4公里長的“凍土擋水墻”,將1至4號機組包圍起來,遏制流入反應堆所在建筑的地下水量。此外,東京電力公司還準備把福島第一核電站院內用瀝青覆蓋,減少雨水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
但是,“凍土擋水墻”是隧道工程使用的施工方法,無長期使用的先例。即使實施,工期也需要2年,維持費用也極為龐大,是否能夠保證長期效果很難預料。有專家指出,1.4公里長的凍土墻不可能完全凍結,肯定會有漏洞。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