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考核巡查組發現:山西兩地瓶裝液化氣領域問題重重
2024-12-11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作為管道燃氣的補充,瓶裝液化氣在提供靈活、便捷的燃氣供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一些用氣量較小的家庭或個體商戶的選擇。然而,如果生產儲存使用不當,其泄漏風險和爆炸風險隨時可轉化為吞噬生命的虎口。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作為管道燃氣的補充,瓶裝液化氣在提供靈活、便捷的燃氣供應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成為一些用氣量較小的家庭或個體商戶的選擇。然而,如果生產儲存使用不當,其泄漏風險和爆炸風險隨時可轉化為吞噬生命的“虎口”。
近日,國務院2024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組第三組(以下簡稱考核巡查組)對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城鎮燃氣行業開展檢查,在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發現一系列問題。
在生產環節,考核巡查組發現,兩市瓶裝液化氣充裝站多為家庭式經營、作坊式生產,人員專業素質不足、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安全設施不完善、管理制度有欠缺,企業安全基礎較為薄弱。此外,隨著管道燃氣不斷普及,瓶裝液化氣市場逐漸萎縮,企業投入動力不足。
在流通環節,考核巡查組發現,一些不合格液化氣瓶進入充裝臺充裝,一些用戶使用的液化氣瓶來歷不明,未嚴格執行液化氣瓶“一瓶一碼”跟蹤溯源管理等問題較為突出。
在使用環節,一些燃氣企業沒有對用戶開展必要的安全指導,缺少對使用場所的巡查檢查。違規使用可調節減壓閥、未安裝可燃氣體泄漏報警器和自動切斷裝置、私自安裝液化氣閥門三通接頭、燃氣軟管超長、不使用帶熄火保護裝置的灶具等問題屢見不鮮,“不懂”“不了解”成為用戶違規使用瓶裝液化氣的“擋箭牌”。
以朔州市為例,該市共有瓶裝液化氣經營企業6家,氣瓶約6.5萬個,涉及1.4萬戶,全市每天約需瓶裝液化氣15噸。需求大、鏈條長、終端廣,安全監管有較大難度。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使用環境復雜,用戶流動性大、安全意識淡薄、易違規操作是瓶裝液化氣監管中的不可控因素,而力量不足、手段有限是監管的掣肘。
問題越棘手,越考驗監管能力和智慧。這不僅需要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執法力度、加大巡查頻率、建立舉報獎勵機制,嚴厲打擊非法充裝、銷售“黑氣瓶”等違法行為,還需要持續改進,不斷加強各層級、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協調配合,加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建立問題線索移送制度,共同形成強大監管合力,建立健全從生產、充裝、銷售到使用的全過程監管體系,更需要以久久為功的心態,積極推動燃氣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為進一步提升瓶裝液化氣行業充裝、配送標準化建設、智能化運營水平,山西省大力開展瓶裝液化氣行業標準化建設。目前,朔州市正在推進瓶裝液化氣企業整合。未來該市將建設一家集充裝、配送、監管于一體的瓶裝液化氣充裝標準站,實現自動充裝、統一配送、全流程智能監管。該市還將建設具備監督管理、企業運營服務、用戶網上交易、應急管控等功能的液化氣智能監管平臺,實現瓶裝液化氣“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過程、可追溯動態監管。同時,該市將嚴格落實用戶設施強制要求,確保餐飲場所全部安裝可燃氣體泄漏報警器和自動切斷裝置,所有用戶安裝灶前燃氣自閉閥、使用自帶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器具。忻州市也在深入開展燃氣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及時解決燃氣表更換、設施更新等問題,教育引導居民用戶規范安全用氣,為40個住宅小區1600余戶居民用戶免費更換燃氣表,為忻州古城內的餐飲用戶更換無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灶128個,更新可燃氣體報警器138個,努力為用戶創造安全的用氣環境。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隨著市場不斷發展,新情況、新問題也將不斷涌現,相關監管部門更應主動向前一步,深入分析研判潛在風險,強化日常監管和事故預防。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