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護國寺發生火災 700余年古殿部分被毀
新華網 2004-6-21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電(記者李楊)20日凌晨2時許,北京西城區護國寺11號發生火災,護國寺遺存西配殿的一部分被焚毀,火災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據北京市文物局有關人員介紹,始建于元代的護國寺現僅存金剛殿以及西配殿的10處建筑遺存。其中,金剛殿1984年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西配殿的10處建筑遺存在1999年文物普查時被列入西城區文物普查項目。此次發生火災的大殿就是10處建筑遺存之一。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發生火災的大殿被廠橋街道服裝廠占用。起火原因是服裝廠的變電箱走火。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在近幾年,廠橋街道多次把服裝廠轉包個人。兩年多前,家住護國寺地區的一對夫婦承包了服裝廠,并雇了多名外地工人利用大殿加工制衣。平時工人吃住、工作都在大殿內。
記者在現場看到,發生火災的11號院大門緊閉。從門縫向里觀看,裁衣平臺、燙衣架,以及被燒毀的衣料散落內。高聳的大殿已面目全非,只剩下被燒得黝黑的建筑骨架。
護國寺始建于元代至元21年(公元1284年),原為元朝一丞相故宅,初名崇國寺。明成化8年(公元1472年)賜名大隆善護國寺。清康熙61年(公元1722年)蒙古王公貝勒修繕此寺,又稱西寺,與東寺隆福寺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