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代表團近日召開的會議上,一位政府官員在介紹當地的發展成就時,把2004年的成績歷數了一遍,并把安全生產作為其中一條,加重語氣說了一句:“我們去年少死了100人!”
“少死人”這句話,引起了在座一些人大代表的反感。有的代表表示,加強安全生產,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是政府必須和應該做好的本職工作,“少死人”并不能成為官員夸耀的政績,哪怕是死一個人,都應該愧疚和不安。
毋庸置疑,事故死亡率是當前衡量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以煤礦事故統計數據為例,近幾年來我國煤礦每百萬噸死亡率平均在4人左右,也就是說,當前我國每生產一百萬噸煤,就約有4名礦工遇難。于是,很多地方和部門就把這個指標作為一條衡量線,進而在當地分配“死亡指標”,以至于年終把“死亡人數在指標之內”作為一項“彈冠相慶”的政績。
我國煤礦死亡率高達美國的100倍;全力降低這個指標是各地各部門的職責所在,降低了是應該的,不應當夸耀。特別是“少死人”的說法,與黨和政府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完全背離的。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