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陜縣王家后鄉劉家山村的劉國方是幸運的。一念之差,他躲過一劫。
40多歲的劉國方是支建煤礦的正式職工。他是接替父親的班當上國營煤礦工人的,已在井下干了十六七年。
7月29日,家就在煤礦附近的劉國方,應該到支建煤礦東風井上8點的班。早上7時30分,他準備離家去上班時,發現天開始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由于下山路不好走,再加上雨水不斷,劉國方臨時決定這天不去上班了。
就是這一閃念,竟讓他躲過了“7·29”透水事故。
3天來,他每天都到搶救現場看看。井下,有他那同班的69名礦工兄弟在等待救援。
馬彥虎是他同班的69名礦工兄弟之一。井下的馬彥虎應該是焦慮萬分。但他可能不知道,他的親屬們比他更著急。今天,他的七八個親戚都到現場焦急等待。
30多歲的馬彥虎是陜縣硤石鄉荊山村人,他是支建煤礦東風井的井下電工。
馬彥虎的表哥何東方告訴記者,馬彥虎每天早上8點上班,下午4點下班。每天下井辛辛苦苦,為的是掙那每月千把塊錢的工資,來養活自己10多歲的女兒和老婆。
在何東方的心目中,姑表弟馬彥虎是個大好人。“他經常騎摩托車送我到另一個煤礦上班。”何東方說,“前不久我兒子結婚,彥虎、三虎弟兄倆每人借給我1000元,我沒說借錢就主動送來了。他們知道我要花錢,卻缺錢。”
馬三虎也是何東方的姑表弟,馬彥虎的弟弟。這幾天,馬三虎參加了現場搶險救援,干得特別賣力。他急于見到自己的哥哥。
何東方說,今天由于有人在廟溝車站攔著不讓家屬坐車到現場,他們只好步行20多里山路,走了近兩個小時才到了現場附近,最后在礦上內部人士的帶領下,才從山上抄近道過來了。而昨天,他們是坐公共汽車來的。由于不能坐車,何東方78歲的老父親最終沒能成行。
“他們為啥不讓坐車呢?”何東方說,“不讓坐車家屬也得來看啊!”
何東方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硤石鄉山腳底村,有五六百人,家里有車的都跑運輸,沒車的大部分都在附近的煤礦干活兒。“山里人不干這活兒就沒事干沒錢掙啊!”何東方感慨道。
為什么一來就是七八個親戚呢?一兩個人不行嗎?“這是心情啊!親戚得互相幫忙,不在這,心里著急啊!”何東方說。
何東方說,明天他和其他幾個親戚還會來,而且要一直等下去,一直等到表弟出來。雖然他知道,即便是馬彥虎被救上來,他也只能匆匆見一面,甚至可能都見不上,就被送到醫院搶救去了。
“可是,不見人,不放心,也不敢離開啊!這是我們親戚和家屬的心情。”何東方一再說。
井下的69個礦工,也是69個家庭,或許,背后還有無數關心他們的親朋好友和鄉里鄉鄰。
應該說,他們的心情和何東方一樣。
焦急萬分。寢食難安。急于見到自己的親人。
這也是人之常情。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