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時20分左右,廣州市越秀區明月一路一棟26層高樓濃煙滾滾,消防員到場疏散近千人,一女子當場被煙熏倒。
14:34 大樓變“煙囪”
昨日下午2時30分許,記者趕到現場,發現出事的是一棟26層商住樓。近百名群眾站在樓下圍觀。3時35分,一位剛從16樓出來的青年對記者說:“我也不知道煙是從哪冒出來的,先是聞到一股臭味,接著辦公室內煙越來越多,一看不對勁,大家都猜測著火了,可找了許多地方都沒看到明火,最后發現煙是從電梯口往外涌出來的,我們有些人怕出事就跑出來了,有些同事以為是樓下起火還留在辦公室。”
14:40 一女子被煙熏倒
事發時,本來只有6輛消防車,但濃煙蔓延太快,樓層所有通道都被濃煙鎖閉,人在樓內很難辨別方向,于是現場官兵立刻請求增援,先后又有5輛消防車趕到現場。
突然,兩名男子架著一名穿著黑色衣服的中年女子,記者看到,她已經失去知覺。旁邊一名年輕女子介紹,他們都是大廈16樓一圖書城的員工:“她是被煙熏倒的。上面到處都是煙,根本就看不清楚路,最后沒辦法,大家都用水打濕衣服,用衣服捂住嘴巴和鼻子,然后順著樓梯一級一級下。”空軍醫院救護人員立刻將黑衣女子抬上救護車。
記者隨后從醫院得知,該女子已無大礙。
15:13 云梯救人計劃夭折
雖然整棟樓都沒有發現明火,大廈18樓以上百余群眾一度被困。為了防止吸入過多濃煙發生意外,現場指揮人員立刻調集云梯,準備高空救人。然而,云梯高度不夠,無法達到18層樓以上高度,最后這一計劃不得不放棄。
為了與濃煙搶時間,現場消防官兵一邊用抽風機“吸煙”,一邊派出部分隊員帶群眾下樓,或取道左側明月閣天臺,跨越到右側月亮灣酒店脫險。
16:15 所有被困者脫險
15時45分,22樓的被困者走出大廈;16時03分,25、26樓的被困者走出大廈……中間不斷有人走出大廈后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3名情況較嚴重者分別被送往醫院治療。直至下午16時15分,被困在18樓的最后一批被困者走出大廈。由于并未出現明顯明火,煙源被消防隊員排除后,4時30分許,大廈內濃煙開始逐漸消散。
電梯井內電線起火
5樓一家具公司上班的員工介紹,他估計起火的是5樓一夾層。“那里是一個消防通道,里面放了很多管材,后來被公司改裝過后拿來做員工宿舍,出事的時候,我看到很多煙是從夾層里面往外冒,估計是那里著了火,那里平時就是個隱患。”
記者隨后從現場搶救的一消防隊員口中得知,起火點他們初步確定是大廈左側的電梯井內電線起火,順著電梯井一直往上燒,這才導致整棟大廈被濃煙彌漫。
據現場一參與救人的消防員告訴記者,就在他們疏散人群時,遭到少數市民反對。“我們要求帶他們下樓時,他們竟然跟我們說沒事,不用下去,說他呆在房子里很安全。”該消防員表示,類似情況他們在以前高樓火災中曾多次遇到,“這從另外一方面折射出部分市民安全意識不足。”
該消防員提醒,高樓起火時,當通道被火封住,群眾欲逃無路時,可靠近窗戶和陽臺呼救,同時關緊迎火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堵塞門縫,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侵入,等待救援。火場能見度非常低,保持鎮靜、不盲目行動是安全逃生的重要前提。等待救援時應盡量在陽臺、窗口等容易被發現的地方等待,靠墻躲避,因為消防人員進入室內救援時,大多是沿墻壁摸索進行的。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