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與以往一樣,百色右江礦務局那讀礦開采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四采區首采工作面4301工作面的中間巷出現涌水!”15時15分,值班調度員忽然接到井下緊急匯報。調度員立刻下令:“馬上通知撤離。”
但很快礦井下電話中斷!16時45分,涌水淹至井下運輸大巷,數十名礦工瞬間被困井下;17時55分,井下中央變電所第三道風門水量在上升……
情況越來越緊急!
井下被困人員的生命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以及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的心,也嚴峻地考驗著各級政府的應急能力。為了解救57名被困礦工,在北京的國家安監局領導不遠萬里趕來了,自治區主要領導趕來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專家趕來了,全區各地及南海的救援隊伍趕來了,公安干警、武警官兵、部隊官兵、衛生醫護人員也趕來了。天南地北的救援人員匯聚那讀礦,在已過去的三十幾個小時里,共同演繹了一段與死神抗爭、與時間賽跑、驚心動魄的感人故事。
“要盡最大努力、最快速度,抓緊時間、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計解救被困人員。”
事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接到報告后,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馬飚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和百色市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搶救工作。
21日19時30分,郭聲琨立即決定,與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趕赴右江礦務局那讀礦現場。19時45分,在決定做出后不到20分鐘時間,郭聲琨的越野車已經飛馳在南寧至百色的高速路上……
21日傍晚,到廣州出差的馬飚剛出機場不久,還沒到住地就接獲事故報告。他當即決定趕回南寧。21時30分,略帶疲憊的馬飚走出南寧吳圩機場,馬上登上汽車趕赴事故現場……
自治區黨委副書記、秘書長陳際瓦,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常務副主席李金早也迅速對搶救工作作出批示。廣西軍區副政委黃深根、武警廣西總隊總隊長賴建安也趕到事故現場參加組織救援工作。
百色市、田東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主要領導親臨現場指揮,積極組織開展救援工作。
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緊急援救戰斗打響了!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惜一切代價全力開展救援工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還希望,我們都要做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井下有多少被困人員?”“現在能聯系到井下人員嗎?”“井下人員狀況如何?”“水位還在上升嗎?”“現在有多少水泵抽水?”……
21日21時許,郭聲琨來到在那讀礦主井口。從他與百色市以及礦井有關負責人交談中透露出來的關切的語氣、焦急的眼神,看出此時的他已心急如焚。
雖然已是深夜,但那讀礦仍然忙碌著:滿身煤灰的救援人員在主井口來回輸送水管;“U”型的辦公樓燈火通明,前面的草坪上,醫療救護車整齊排列,隨時準備出發。
“時間就是生命,營救工作快一分鐘,生命就多一份可能。”郭聲琨指揮著工作人員進行搶救,“送風、排水、接應是救援工作關鍵的生命線。要想方設法保證井下通風有氧,確保井下被困礦工的存活條件。要加大排水力度,把最近的水泵抽調過來安裝好,加快抽水工作,盡快把水位降低下來。在排水的同時要積極開展施救工作,迅速調集事故救援隊伍,加強救援力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派出工作組下井救人,千萬要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1個小時后,在我再次過來檢查時,要看到水位下降。”郭聲琨對水位下降提出要求,神情愈發凝重。
23時19分,馬飚趕至那讀礦。一下車,他即刻下煤礦主井口、進搶險指揮部。“井下人員位置確定沒有?”“與被困人員聯系上沒有?”馬飚仔細詢問,眉頭一直緊緊鎖著。隨后,馬飚又不顧夜深路黑,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泥濘來到礦井抽水口,檢查礦井排水情況。馬飚蹲在水邊,用手舀起水管排出的水仔細聞著,判斷地面水是否已滲進礦下。他同時要求:“立刻組織人員,擴大、挖深出水口,加快排水速度,為井下人員挖通一條生命線!”
各方救援在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著。
“出來了,有礦工兄弟出來了!”22日凌晨0時30分,多名渾身煤泥的搶險隊員攙扶著一個獲救礦工!頓時,礦棚現場發出一陣陣歡呼……
聽到掌聲、歡呼聲,郭聲琨、馬飚走到被解救出來的礦工面前,關切詢問他的傷勢以及礦井內透水的情況。郭聲琨、馬飚要求衛生系統工作人員,對救出來的礦工,要精心組織醫療救治。“請你們和你們的家屬相信,黨委、政府一定會盡最大努力開展搶救工作,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生還希望,我們都要做百分之二百的努力。”郭聲琨叮囑救援隊要注意安全,防止次生事故發生,“要有指揮、有組織進入礦井,不要自己單獨進去,要杜絕人沒救到,自己就先倒下。”
劫后余生的礦工拉著郭聲琨的手,激動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你們,麻煩你們告訴我的家人,我還活著!”
在隨后的幾個小時內,陸續傳來被困礦工獲救的歡呼聲。
“營救一個人不容易,要認真做好被成功解救人員的醫療救治,盡一切可能搶救生命,決不能在醫院發生問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救援人員、設備陸續在增加,救援力量不斷增強。
22日凌晨4時,井下增加安裝一臺水泵,進一步加大排水力度;2000多米排風筒,正朝著工作面送風送氧,排出污氣;向井下增派的救援人員,也越來越接近被困人員;而更令人興奮的是,欽州、合山、上林、貴港、崇左、河池等專業救護隊也抵達事故現場。
為了加快救援進度,7月22日上午9時,郭聲琨再次與國家安監總局工作組在搶險救援指揮部召開會議。“一要抓緊時間,盡最大努力解救井下被困人員;二要細化解救工作方案,科學施救,防止次生事故發生;三要全力做好對解救人員的治療救助工作,確保傷病人員得到及時醫治;四要做好善后工作,確保礦區社會穩定;五要在廣西范圍內開展一次全面的煤炭安全生產大檢查,對不符合安全生產的煤礦限期整改,安全無保障、隱患未排除的不能生產。”針對救援進展情況,郭聲琨對做好搶險救援工作進一步提出5點要求。
被救上來的13名礦工的醫治情況如何,讓郭聲琨時常牽掛。22日13時許,郭聲琨再次來到田東縣人民醫院,看望受傷的礦工,詢問身體恢復情況。他對醫務工作者說,營救一個人出來很不容易,絕對不能讓他到了醫院出問題,要不惜一切代價醫治好、護理好獲救人員。“如果有什么困難,就調動全區的醫務力量,一個獲救人員都不能出問題。”郭聲琨說。
22日0時55分,得知獲救礦工已經送至田東縣人民醫院,馬飚立刻驅車前往探望。病床上的蘭日金全身都是污水的痕跡,但精神不錯。馬飚拉著他的手,詢問他的身體情況,并拿出一張在車上草草畫就的礦井地形圖,向蘭日金仔細了解井下情況。“你是如何出來的?”“井下的兄弟現在都在哪個位置?”“現在水淹到哪個位置了?”“空氣可以送到井下嗎?”馬飚要求,要全力做好搶救出來人員的接應和醫療工作,要全力施救,科學施救。同時,獲救人員對井下情況最有發言權,要在保證他們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多向他們了解情況,以增加施救措施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盡最大努力搶救仍然受困的井下人員。
23日凌晨2時,記者發稿。至此時,幾十名礦工已受困井下30多個小時,作為救援指揮長的自治區副主席楊道喜也已在礦上連續奮戰近30個小時。30多個小時里,楊道喜就著燈光研究圖紙,捧著盒飯商量救援方案,不惜涉險下井察看掌握第一手情況,冒著酷暑、大雨指揮救援工作……與自治區副主席陳武一起共同具體貫徹落實國務院、中央部門領導和郭聲琨、馬飚對救援工作的部署。
23日凌晨2時的那讀礦,仍是一片忙碌、緊張與有序。援救工作仍在繼續,希望也在不斷延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