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時30分許,泉州市區后渚港務集團6號碼頭華特瀝青油庫區,一個導熱油鍋爐起火,后因油管破裂發生爆炸,油庫現場經理駱先生被炸傷。油庫區內有4個大油罐,為避免爆炸再次發生,泉州市消防支隊出動13輛消防車緊急趕往現場搶險。
現場風很大,從水帶里射出的泡沫被風吹離了火區。消防人員只得近距離搶險,險情在一個小時后得到控制。4名消防人員在搶險中受傷。目前,火災和爆炸原因還在調查之中。泉州市副市長洪澤生、豐澤區區長謝再鐘隨即前往泉州解放軍180醫院,看望慰問傷員。
鍋爐內的導熱油氣泄漏,導致火災
大火危及4個大油罐,幸好及時撲滅,不然后果嚴重
【現場直擊】
起火后爆炸
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油庫內有一個油罐的底部火光熊熊,受傷的現場經理駱先生被抬上救護車。一輛輛消防車呼嘯而至,消防人員一下車,就拿起水帶朝著火區沖,由于風大,消防人員又架起梯子,或者爬到墻上,拿著水帶,從四面八方近距離噴射著火的油罐,火勢才漸漸被控制住。
據在現場指揮的泉州市消防支隊政委劉榮林介紹,20時10分,22名消防人員趕到現場后,迅速滅火,20時20分,因為導油管破裂,爆炸發生,50名消防人員隨后趕到現場增援,發現庫區內油庫密集,道路擁擠。風又大,火勢不是很好控制,就立即切斷了庫區內的輸油管,并冷卻了周邊的4個大油罐,22時15分,大火全部被撲滅。劉榮林說,發生爆炸的油罐內裝有1.5噸的導熱油,如果整個油罐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
初步了解,起火單位為漳州開發區華特瀝青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起火部位為該公司位于后渚港務集團6號碼頭東南側的有機熱載體鍋爐(加熱導熱油)。該公司工作人員于當天下午5時左右發現鍋爐異常,停爐后于19時30分左右發現鍋爐內明火,自行組織撲救無效后報警。
【傷者回憶】
熱油噴射而出
據了解,此次大火,共造成4名消防官兵及1名油庫現場員受傷,所幸,皆暫無生命危險。
在泉州解放軍180醫院,傷員豐澤消防大隊一中隊副指導員陳世平告訴記者,接警后,他們一中隊出動4部消防車、20名消防官兵趕往現場,見一個較小的臥式罐體,高約3米、長約四五米,罐體通紅,熱氣不斷向罐體上的小通口冒,經驗判斷,罐體里已燒開,溫度很高,旁邊間隔15~20米之間有4個高約20米的立式罐體,都處于危險狀態。
通過現場偵查后,他們忙鋪設水帶,將所有泡沫水槍集中噴向著火罐體,同時,再用水槍冷卻,就在他們靠近罐體10多米處投入戰斗僅1分鐘時,突然,小通口處發出巨大轟燃聲,這表明罐體內已爆炸,罐體里的一些導熱油和導熱油氣從小通口噴射出來,當場有4名消防戰士及1名現場經理被燒傷。
陳世平回憶稱,現場經理與戰友張志宏傷得最嚴重,特別是張志宏臉被燒黑,發出痛叫聲,雙手疼得一直甩,戰斗班長朱平福本能背過身去,戰斗服被燒焦,捂著頭撤離,班長廖榮鑫手、腳,特別是腳上的戰斗靴直接被燒破,粘在腳趾上。
“我的手被燒到,手套粘在手上,開始以為沒事,繼續戰斗10多分鐘后,感覺火辣、鉆痛,水槍都握不住。”陳世平稱,這時他才撤離,但他一直擔心大的立式罐體被燒到,后果將很嚴重。
陳世平的女友,在鯉城消防的哥哥、嫂子,事后都趕來看望他,陳世平笑著告訴家人,沒事。
【原因分析】
導熱油氣泄漏起火
陳世平,2006年6月入伍。他說,此次著火罐體是有閥門的罐體。化工原料經過加熱,導熱油經過導熱管流入立式、臥式罐體經過現場偵查,他初步懷疑罐體里原本高溫的導熱油,經再次高溫后產生的氣體發生了泄漏,與外面氣體接觸燃燒,具體為何泄漏,原因待查,但發生爆炸,與前期現場工人處置不當有關。
陳世平分析道,當時他見閥門是關閉著的,如果工人發現著火,應馬上打開閥門,讓罐體里的導熱油氣體充分與外面氣體接觸,里面高溫氣體才不會積壓。此步操作后,類似這種罐體著火,為避免爆炸,消防員會將明火慢慢滅,而不是一下子滅,不然,罐體受熱不均也會爆炸。同時,將受熱罐體慢慢冷卻,冷卻太快,同樣也會爆炸。當時,他們先啟用泡沫水槍,后用冷卻水槍,原理在此。
傷員名單及傷情:
陳世平:豐澤大隊一中隊副指導員,27歲,龍巖人,傷情:雙手二度燒傷,燒傷面積5%。
廖榮鑫:一中隊班長兼駕駛員,28歲,龍巖人,傷情:雙手、左大小腿被燒傷。
張志宏:一中隊戰斗員,22歲,傷情:臉部、雙手被燒傷,皆三度燒傷,臉部皮膚需皮植,傷情最重,燒傷面積6%。
朱平福:一中隊戰斗班班長,24歲,漳州人,傷情:手灼傷,頭部外傷暫無礙,冷敷便可,傷情最輕。
駱明富:事發油庫現場經理及負責人,50歲,惠安人,傷情:臉灼傷燒黑,雙手被灼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