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消息,華晉焦煤公司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已進入第12天,據搶險救援指揮部今晨透露的最新數據,被困井下的153人,已有115人成功生井,遇難人數升至12人,仍有26位工人被困井下,目前井下仍在加緊排水,救援人員隨時準備搜救余下被困人員。
4月7日,華晉焦煤公司王家嶺礦透水事故救援進入第11天,救援隊員仍然在全力搜救王家嶺煤礦31名被困工人。陽煤集團救護隊楊帆在整理準備下井前的裝備時,突然感到心悶、心痛被醫護人員救走,運往河津鋁廠醫院。據了解,這名救援人員此前連續30個小時在井下參與救援行動。
4月7日,華晉焦煤公司王家嶺礦透水事故進入第十一天,為搶趕排水進度,水泵損壞后直接更換新的,據稱,排水泵損壞驚人,人們正在抓緊更換。
八方面展開決戰 省長下令拼死救援
當前階段,井下搜救工作面臨著三大問題:第一是排水,被困工人在兩個巷道內,其中一個長800多米,一個長300多米;第二大難題是通風,由于巷道水位下降,煤層裸露在外面,井下環境發生很大變化,礦井內瓦斯含量急劇升高,且不穩定,對救援人員影響很大;第三大障礙是頂板的支撐保護有威脅,頂板經過水的長期浸泡后,很容易發生滑落或坍塌。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7日說,隨著救援進度的推進,井下搜救也越來越困難。山西省省長王君對救援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并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對繼續加緊救援下達了“死”命令。
7日,指揮部提出8條具體詳細的要求,涉及井下排水、通風、防瓦斯、安全巡查、災區水質化驗、安全搜救、清理煤泥、前線決策等方面,并向各工作組提出明確的進展要求。
據了解,目前11支300多救援隊員取消輪班制,全員待命。此次事故新聞發言人劉德政透露,估計目前現場的救援、安保、醫護、后勤等加起來有上萬人,一直在現場堅守。
當天,一名救援人員在下井前感到身體不適暈倒。
獲救者沒有出現病危和死亡病例 心理疏導介入
事故115名獲救者目前得到“一人一組一方案”的人性化治療,沒有出現病危和死亡病例。山西省衛生廳廳長高國順說,目前115名獲救工友中報告29個重癥病例,其余86人體征平穩。工友年齡最大的56歲,最小的22歲。
據醫院介紹,轉治太原的60名獲救工人普遍存在幾方面問題:電解質紊亂,部分微量元素奇缺,可造成心律紊亂、心臟停止跳動;腎功能、肝功能受損;有凍傷肢體現象,肌肉疼痛和神經損傷;有高血壓等合并基礎性疾病;消化功能弱,多數無大便,有泌尿道感染。獲救工人中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醫院負責人說,用藥后獲救工人的病情已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和好轉,醫院將嚴密觀察患者病情,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醫生就開始為部分病人喂食湯面等半流質食物。為了增加營養,加快身體恢復,醫生對他們實行“一日七餐制”。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理疏導已介入,專家組對收治的20名礦工進行了體檢。
遇難者DNA取樣 事故調查即將展開
中新社記者從王家嶺透水事故指揮部獲悉,井下遇難者和被困者身份確認,其中,山西省內籍31人,外省籍7人。此前的5名遇難者DNA取樣完成并送至殯儀館。
該事故維穩善后工作組的消息稱,4月6日凌晨,殯葬工作組緊急啟動工作預案,對井下搜尋的5名遇難人員進行妥善安置。事故單位與公安人員在井口對每一名遇難人員逐一編號、照相、填表登記,內容包括編號、升井時間、發運時間、負責人、送到指定殯儀館后接收人的簽字等。
據從一份官方內部簡報中了解到,遇難人員遺體到達殯儀館后,在公安部門統一組織下,工作小組與法醫共同完成了清洗、編號、取樣(DNA)等,確保準確無誤。
據了解,被困者和遇難者分別來自山西臨汾、長治、澤州縣等,及遼寧等地,共38人。此外,維穩善后工作組還對115名獲救礦工的身份進行了核對。
事故救援指揮部發言人劉德政指出,按照程序,遺體檢驗報告出來,確認身份后,將會安撫家屬,做好善后賠償。此外,事故調查工作也即將展開,指揮部已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準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7日表示,下一步將進入事故調查和責任追究階段,要嚴肅查處事故。
綜合新華社電 昨天,距離王家嶺礦難發生已有11天。午飯時,醫生開始為部分獲救工人喂食湯面等半流質食物。為了增加營養,加快身體恢復,醫生對他們實行“一日七餐制”。另據王家嶺透水事故指揮部消息,井下遇難者和被困者身份已確認,其中,山西省內籍31人,外省籍7人。目前,被困工人遇難人數上升到9人。
完全康復尚需時日
擦擦嘴巴,龔長中接過醫生遞過來的第三碗飯,“真香!在井下的第七天,餓得實在不行了,我和工友們都吃起煤坨兒(煤疙瘩),那可不怎么好吃。”
46歲的龔長中來自河南,在王家嶺礦透水事故中,曾通過在鉆桿上綁一截鐵絲向地面救援人員傳遞“生命信號”。5日凌晨獲救后,他和其他59名獲救工人6日被運至位于太原的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和山西省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孫萍說,目前在此治療的20名獲救工人由于長時間沒有進食,腸胃功能比較弱,盡管大部分人有饑餓感,但是由于消化功能的恢復需要一個過程,目前只能按照“少量多餐、逐步增加”的方式來進食。
孫萍表示,病人的恢復進程較快。6日,為了促進消化,他們的食物以“湯水”等流質為主;7日午飯時,醫生就開始為部分病人喂食湯面等半流質食物。為了增加營養,加快身體恢復,醫生對他們實行“一日七餐制”。
孫萍透露,截至7日12時,20名接受治療的獲救工人中只有一名成功排便,他們身體完全康復尚需時日。
29人在井下生死不明
據事故維穩善后工作組消息,4月6日凌晨,殯葬工作組緊急啟動工作預案,對井下最早搜尋到的5名遇難人員進行妥善安置。事故單位與公安人員在井口對每一名遇難人員逐一編號、照相、填表登記,內容包括編號、升井時間、發運時間、負責人、送到指定殯儀館后接收人的簽字等。
記者從一份官方內部簡報中了解到,遇難人員遺體到達殯儀館后,在公安部門統一組織下,工作小組與法醫共同完成了清洗、編號、取樣(DNA)等,確保準確無誤。據了解,被困者和遇難者分別來自山西臨汾、長治、澤州縣,及遼寧等地,共38人。此外,維穩善后工作組還對115名獲救礦工的身份進行了核對。
事故救援指揮部發言人劉德政指出,按照程序,遺體檢驗報告出來并確認身份后,將會安撫家屬,做好善后賠償。此外,事故調查工作也即將展開,指揮部已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按照事故調查的要求,做好有關準備,特別是一些基礎資料、基本情況要實事求是。
3月28日13時40分左右,由中煤一建公司63工程處承建的位于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致153人被困井下,目前仍有29人在井下生死不明。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