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0日,對于上栗縣金山鎮聯營煤礦張光偉等7名礦工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天。這一天的下午1時40分,一場透水事故將他們推向了死亡的邊緣。在有關方面歷時11個小時的生死大營救后,被困礦工全部獲救,創造了江西省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的最快速度!
險情發生后,7名被困礦工的安危,牽動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心。接到報告后,省委書記蘇榮非常關心被困工人的生命安全,當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惜一切代價、盡一切努力搶救被困人員;要做好其他方面的配套工作,防止次生災害發生;要在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做好安全生產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發生。
當晚9時許,省長吳新雄親赴聯營煤礦現場察看,代表省委、省政府親切慰問救援人員,聽取匯報,部署救援工作,強調要爭分奪秒、緊張有序、科學施救,以最快速度解救被困工人。隨行的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凌成興,始終堅守在救援一線現場指揮調度,直至被困工人全部救出。而在外地出差的副省長洪禮和也十分關注事態進展,并專門指示有關部門做好救援工作。
事故發生后,萍鄉市委、市政府立即成立了現場指揮部,下設現場救援、醫療救護等9個小組,制訂周密的搶險方案,啟動了事故應急預案。
各工作小組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井下,重點加大排水量、通風,修復井下通信設備,爭分奪秒組織救援,在井上研究制訂科學可行的救援方案,切實保障電力、通信,維持現場秩序。臨危不亂,使整個搶險救援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上栗縣煤監局立刻派專人負責調度,啟動搶險救援應急預案;當地煤炭工業協會及時組織救護隊;事發地金山、上栗等鄰近煤礦也根據指揮部需要,緊急抽調150多名礦工和16名電工支援搶險營救工作;安監、煤監等部門共計500多人陸續參加搶險;應急發電車、應急通信車、7輛醫療救護車迅速到位,確保搶險排水、供電、通信、救護;數百人的救援隊伍、數十位專家、數千噸救援設施,都在高效運行。
排水是重中之重!事發后短短3個小時內,聯營煤礦井下200多米的巷道里涌出超過1500立方米的水。值得慶幸的是,該煤礦此前已投資10萬元在井底安置了一臺功率高達37KW的潛水式抽水泵,每小時排水量可達75立方米。求援行動一開始,技術人員就在副井二斜井井底立即啟動備用的37KW大功率水泵排水,同時組織人員增裝3臺7.5KW水泵排水,總排水量達到每小時120立方米。
施救過程中,最怕來水不斷涌入人員被困巷道,要成功施救必須截斷來水!為解決這一關鍵問題,工程技術人員通過現場勘查摸清情況后,在主井一斜井+195水平巷透水點以外設臨時擋水墻,安裝3臺7.5KW水泵抽水,排水量為每小時30立方米,攔抽透水點的來水,確保來水不涌入人員被困巷道。這一搶險步驟的及時有效實施,為整個施救過程贏得了充裕的時間!
運送水泵、管道、電纜、變壓器等排水設施的巷道長達幾百米,且傾角大,工作斷面小。而最重的水泵重近半噸,全靠人扛肩抬,把水泵分拆后運到井下。更復雜的是,突發的大水瞬間涌出,使施工機械和垃圾快速堆積,造成井下情況錯綜復雜。時間就是生命!為了井下工人多一分存活的希望,救援人員拼盡全力!
水位一厘米一厘米地下降。晚11時左右,被淹沒的巷道頂部逐漸露出。此時,經過近10個小時強排,總排水量達1500立方米。
當晚11時47分,副井二斜井平巷已能進人進行探險。當巷道棚頂露出80厘米至90厘米時,第一批礦山救護隊員下井搜尋,大規模井下救援由此全面展開。
4月21日0時30分左右,當7名被困礦工相繼被安全抬出礦井,現場掌聲雷動,礦工家屬更是喜極而泣。
獲救礦工全出院礦方會商談賠償
記者昨日上午獲悉,繼張國福等兩名獲救礦工出院后,23日晚,吳道清等5名礦工又相繼康復出院。
吳道清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和另外6名一起成功獲救的工友都住在上栗金山鎮,當他們提出要支付精神賠償費一事時,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會商談此事。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