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 日下午14時15分左右,上海市靜安區膠州路一棟28層樓的高層住宅發生嚴重火災。
火災發生后,上海公安、消防、衛生、應急辦等部門聞警而動。25個消防中隊的百余輛消防車參與撲救,昨日18時30分,現場大火已基本撲滅。
據新華社訊,截至昨日22時,已有42人在火災中遇難。有關部門連夜加緊調查人員傷亡情況和火災原因。
事發后,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已趕往火災現場并赴醫院看望受傷人員。
據央視報道,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孟建柱率國務院工作組連夜趕赴上海調查上海高層住宅火災原因,慰問死難者家屬及受傷人員。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火災現場及附近三棟樓的居民,已被及時安置到附近的集聚點,由現場指揮中心聯系安排住宿賓館。
昨日晚上21時許,記者前往上海第一中學、靜安業余體校、泛洋度假酒店三個安置點,受災群眾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安置點備有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有專人負責受災群眾的情況反饋,醫療工作人員忙碌地為受災群眾做身體檢查,志愿者隨時待命、為受災群眾提供幫助。
28層大樓失火
“我們大樓著火了,消防車來了。”
昨日下午14時9分,青年男子收到女朋友的手機短信。約兩分鐘后,女朋友的短信又來了,“很大很大的火,我們出不去了”。
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男子告訴記者,聽說13樓是火燒得最厲害的一層,而他女朋友就住在失火公寓內的13樓。
火起時正在19樓安裝燈管的王師傅告訴記者,14時20分左右,他看到煙霧,然后趕緊下樓,但是安全通道已經是濃煙滾滾,嗆得不行,而且相當困乏,于是他在八樓選擇乘坐電梯(記者提醒:此為錯誤行為,火災時不應該坐電梯),并協助另外兩位老人共同乘電梯下到一樓。
據王師傅說,他能夠感覺到火苗是從樓宇外圍(即腳手架)向樓內燃起,但究竟是19樓以上先著火還是19樓以下先著火,他無法判斷。
記者在事發現場看到,失火大樓上安裝的空調機被大火燒成了光架子,正不斷地往下掉;過火的腳手架上還爬著不少的居民,他們正在等待救援。
滾滾濃煙背后的大樓,即使在好幾股高壓水槍的噴射下,仍然有紅色火焰在猛烈燃燒。
15時40分,因為擔心過火的腳手架和大樓發生意外,警方將警戒線擴大。采取的交通管制是:從安遠路到西康路然后到康定路再到延平路最后再到安遠路。
16點10分至16點30分,記者在花園小區出口看到,消防官兵連續抬出6名傷者。其中有一名中年男性居民在小區出口處被放下,一位武警和兩名居民接力為其做仰臥壓胸的人工呼吸,大約持續了五分鐘,待救護車趕來后將其運走。
不過,記者在現場也聽到,有一對居住在二十多層樓的老夫婦順著外圍施工的腳手架爬下來,成功獲救。在火災現場,記者多次看到有家屬試圖沖入著火的樓中,營救家中親人,然而都因為火勢太猛,被警察阻擋。
下午四點多,十層以下的樓層火勢基本被控制,但是十層以上都還在燃著熊熊大火,故而只有消防隊員配好全套裝備才能進去救人。
42人因火災死亡
傷者被迅速送往附近醫院。
據靜安區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李天雅介紹,截至昨日下午17時,該院共接收傷者52名,死亡8例。
“大概14時30分許,我們聽到救護車的聲音,隨即啟動成批傷亡救濟預案。這次我們三個梯隊全部出動,醫護人員加工作人員共有六七十人參與搶救工作。十幾分鐘后,第一位傷者被送來。”李天雅說。
昨日下午4時許,靜安中心醫院在急診服務臺貼出傷者名單,家屬可以根據上面的信息找到傷者。
李天雅表示,傷者年齡相對較大,病情多為窒息導致,燙傷并不多,其中有7名傷者傷勢十分嚴重,“不能說出自己的名字”。截至近五點半的時候,搶救工作基本結束,有一人被送往重癥監護室,其余傷情輕微的及穩定下來的全部被送往病房。
下午7時許,記者離開醫院時,碰到兩個傷者正被轉移,其中一個女傷者,二度燒傷,要被轉移到瑞金醫院。據傷者家屬介紹,她住22樓,當時正在洗澡,發現濃煙后連衣服都沒穿,披著一床被子就出來了。
據本報了解,部分傷者被送往華山醫院、華東醫院救治,少數被轉移到瑞金醫院、上海武警總醫院。
“靜安區中心醫院的患者較多,主要是由于現在火場附近已經被封鎖,救護車和消防車不斷到來,交通擁堵狀況非常嚴重,所以病人基本就近送到靜安中心醫院急救。”華山醫院的一位醫生透露。
華東醫院一位前臺護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火災發生后不久,就陸續有傷者送來,截止到晚上6時30分,登記的傷者有二十幾人。“由于是火災造成的傷害,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和皮膚燒傷,癥狀較輕的被分置到各個科系病房,還有一些癥狀嚴重的正在搶救之中。”
在華山醫院一樓的急診大廳內,一對從火災現場逃生的年近七旬的夫婦向記者表示,一起來的其他三個年輕人情況比較嚴重,目前還在搶救之中。他們因為住在三樓,發現著火之后就及時逃出了大樓。
住在22樓的郭小姐表示,平時知道消防器材的位置,但是在濃煙之中根本看不清救生通道,也不太會使用消防器材,只有憑感覺從外墻的腳手架往下爬,幸好消防人員及時到來。
失火原因待查
當地居民告訴記者,起火的建筑與周圍兩棟樓是1997年建成、1998年入住,其中有一棟半是在靜安工作的一些教師的公寓樓,另外一棟半是商品房,其中著火的正是商品房。
著火大樓的保潔人員告訴記者,每層樓為6戶人家,共有28層。如果平均每戶3口人,據此推算大約有500人直接受火災的影響。
火災發生前,著火大樓正在進行翻新改造。
貼在失火大樓附近、臨近常德路一幢建筑上的《施工告示牌》表明:今年9月24日開始,靜安區建設總公司受靜安區建設和交通委員會委托,對常德路999號、膠州路728弄、718弄2號三幢居民樓進行外墻節能改造,主要施工內容包括屋面、外墻保溫、調換鋁合金外窗、室內走道、樓梯間刷乳膠漆及大堂裝修。
整個工程面積是5.5萬平方米,造價3500萬元。根據靜安區建設總公司的預計,完成施工后的老建筑面貌將煥然一新,能源消耗降低,外窗隔聲性能提高,有效降低室內溫差變化,增加居住舒適性,有利于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節約能源,提升小區品位。
翻新工作從今年10月中旬開始進行,居民郁先生形容這次整修是一種“立體的、多工種的、交錯的”施工,工程包括外墻隔熱層、所有窗戶換隔音雙層,整幢樓粉刷油漆。
郁先生說在剛開始施工的時候曾向工程監理投訴過,稱“這種交錯作業、多工種工作要出問題的,太不安全”。但并沒有得到回應,雙方當時還起了沖突。
記者在現場看到,已經有一部分受災居民與裝修工人發生爭執,其中有工人稱火苗是從房間內部向外燃出,而多位居民則直指火災是因為工人吸煙不慎才引起的。
“十個工人有六個都吸煙,而且他們吸完煙,煙頭都是亂丟。”一位居民向記者投訴稱,不過,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這種吸煙習慣是否就是本次火災的元兇。
不過,一個在999號樓施工的建筑工人則對此表示,工人們吸完煙都會按照規定將煙頭熄滅然后放在鋼筋管道中,而且煙頭不可能會引起能將整幢28層大樓燒透的大火。
負責育華公寓門窗施工的負責人沈永年表示,所有施工工人進駐之前,都按規定進行過消防教育,同時在工地上吸煙,發現一次則罰款200元。
根據現場《施工告示牌》上列出的人員名單,本報致電文明安全施工員陳銀懷,他表示自己主要負責常德路999號那幢樓的安全,失火大樓不歸他管。他同時稱,這個工程需要的人多,涉及到十幾個工種,管理的難度比較大。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