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外墻清洗工王二想原本打算做到年底就換個行業,他不止一次對哥哥說“這活做得越久就越害怕”。但隨著昨天上午晴空里的一聲悶響,這個年輕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昨天上午9點,寧波第二百貨大樓樓下拉起了警戒線。大廈的外墻上,一根斷裂的麻繩在空中蕩來蕩去,地上橫臥著一只黑色膠鞋,紅色的塑料水桶碎片散落一地。半個小時前,20歲的安徽小伙王二想在腰上系了一根繩索,緊貼著外墻從高空緩緩下落,拿著工具清洗外墻。直到清洗到第二百貨的“第”字時,一旁的哥哥王克想聽到”嘭”的一聲,轉身一看,弟弟躺在地上,左腳小腿扭成“Z”字形。隨后120趕到,王二想被送到寧波市第一醫院,經確認當場死亡。
醫院的走廊里,哥哥王克想蹲在地上,雙手抱頭,全身發抖。“這個活是四天前接的,每天150元,眼看著今天差不多要完工了。”他沒想到,死亡來得這么突然。“本來到年底我們就打算不做了。”王克想一直在自責,因為2年前正是自己把弟弟帶入這個行業的。22歲的王克想小學畢業后在酒店當過服務員,在工地當過小工,因為收入太低,3年前轉而做起了外墻清洗工。“干這個不需要什么學歷,干一天150元,比在工廠里自由一些。”王克想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看別人做過幾次后,就和老鄉開始攬活干,通常一些保潔服務公司會把活轉包給他們。
一根繩子、一塊木質坐板、一個鋼制U形扣、兩把刷子和一只塑料桶,是他們的全部工具,甚至連頂安全帽都沒有。一年前,我曾就高空作業采訪過臺州經濟開發區消防大隊特勤中隊一位有著3年高空救援經驗的隊員余崇偉。他介紹,特勤人員采用的是可承重2噸的專業救援繩,且通常有兩根繩索,以防萬一;打結時,一定要有兩個安全點,一個是所有承重力的支點,一個用來輔助保護。在高空救援前,首先要對繩子進行檢查,看看外觀是否起毛、斷裂。還要進行耐壓測試,三四個人全力拉住,如果沒事,才能供一人使用;作業過程中,要注意繩子不能碰到尖銳物體;保存繩子時要避免日曬雨淋。
而王克想則說,一般作業前,他們會在建筑物樓頂用膨脹螺絲固定好繩子,打上活結。至于繩子,“起毛了才換,大概一年換一次。”昨天,海曙安監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已經成立了調查組,事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