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凌晨,江西省南昌市出現大風雷電和強降雨天氣,造成4人遇難、十余人受傷。此次不幸遇難的4人中,有3人來自南昌市南昌縣芳湖路偉夢清水灣小區同一樓棟。4月1日,記者實探事發小區發現,其中1名女士住在11樓,另1名女士及其孫子住在20樓,3人均是家中玻璃被大風吹掉后墜樓身亡。
現場:高樓層陽臺玻璃和防盜網被吹掉
3月31日,南昌縣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證實,偉夢清水灣小區的確有3人不幸墜樓,當場身亡。小區所屬社區工作人員稱,社區正在積極處理災后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
4月1日中午,偉夢清水灣小區居民劉先生告訴記者,3月31日凌晨3時許,一陣雷電暴雨后突然刮起“嗚嗚”的強風,聽起來很嚇人。小區多數矮一點的房子問題不大,只是部分房子的玻璃和防盜網受損;但臨峰香閣(偉夢清水灣內樓棟)的幾棟高層建筑受損嚴重,有3人先后被大風吹落墜樓,不幸身亡。
記者在臨峰香閣1棟前看到,這是一棟17層的住宅樓,有住戶的陽臺玻璃和防盜網被吹掉,金屬晾衣桿也被吹變形。該棟一戶業主介紹,該棟樓靠邊的一排房子多套住宅都受到損壞,他家的陽臺玻璃被吹落了一塊。幸運的是,當晚他沒有住在這套房子里。
女子在睡夢中被大風吹下11樓
據了解,被大風吹落墜樓的3人來自臨峰香閣3棟的2戶人家,樓棟總高21層,一名60歲的女性遇難者萬某居住在11層。這是一套三室的房子,房子陽臺上的玻璃全部被大風吹落,一間小房的落地窗玻璃也被大風吹落,房子內一個柜子被大風吹倒在地。
萬某的女兒萬女士告訴記者,這套房子是她和丈夫在2014年購買的,裝修好后空置了幾年,幾年前才搬進來。前幾天,她帶著丈夫、孩子回了婆家,只有父母留在這里。3月30日晚,因為天氣較熱,父親和母親分別睡在兩個小房間里。
萬女士介紹,3月31日凌晨3時許,父親被屋外的大風驚醒,到母親的房間查看情況,卻發現人不在房里,房間的窗戶整個不見了。父親大聲呼叫,但沒有人回應,在床上摸了摸也沒有找到人,而母親的手機、眼鏡、拖鞋都在房里,被子也是暖和的。父親趕緊去查看大門,發現是從屋內鎖著的,確認母親應該沒有出門。
此時,萬女士的父親聽到樓底下傳來哭聲,于是趕緊下樓查看情況,看到妻子躺在地上,已經沒有了生命體征。在旁邊不遠處,樓上另一戶人家的祖孫倆也被大風吹到地面,都已不幸身亡。
萬女士推測,大風吹掉了陽臺上的玻璃后,穿過客廳吹向母親所在的小房間,吹落了玻璃,并將母親從床上吹到樓下。
祖孫倆連席夢思被吹落墜下20樓
那對遇難的祖孫倆,住在萬女士家樓上的20樓。當事住戶徐先生介紹,3月31日凌晨3時左右,大風把他家客廳和臥室的窗戶都吹走了,正在睡覺的64歲母親和11歲兒子被吹下樓,不幸身亡。
徐先生表示,當晚他與妻子帶著女兒睡在主臥,父親單獨睡,母親帶著兒子睡在一間小房里。事發時他被巨大的異響驚醒,起來后發現客廳一片狼藉。他第一時間去查看家人的安全,發現母親和兒子已不在房中,房間的窗戶也不見蹤影,床也只剩一個架子,上面的席夢思不見了。
徐先生迅速安排好了父親、妻子和女兒,并躲在衛生間里撥打了110報警電話。待外面大風穩定下來后,他下樓查看情況,看見了令他痛心的一幕:母親躺在地上,兒子也在附近。附近不遠處躺著另一名住戶,后來才知道是11樓萬女士的母親。
分析
為何會出現這場毀滅性的“天災”?
記者獲悉,下擊暴流與“狹管效應”導致南昌市形成了一場堪比臺風的陸地大風。
3月30日晚,南昌市受短波槽和西南氣流共同影響,出現了一次明顯的雷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當晚,南昌全市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大雨并不完全構成這次天氣的極端性。據南昌市氣象臺監測,3月30日晚,全市103個測風站中有79個站的極大風速超過7級,58個站極大風速超過8級,37個站極大風速超過9級,22個站極大風速超過10級,7個站極大風速超過11級。有一站監測到超過12級的大風。研究顯示,當平均風力達到8級、陣風9級時,速度堪比正常行駛的地鐵,10~11級大風是一個人站立的臨界值,達到這個值保持站姿都難。
3月30日晚8時18分,南昌市發布雷電黃色預警,提醒防范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當晚10時26分又更新了雷電黃色預警;晚上11時11分,發布大風黃色預警;3月31日凌晨1時45分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凌晨3時更新發布大風橙色預警。但惡劣天氣出現在凌晨,此時大部分人都在睡眠中。
“10級以上的雷暴大風都是出現在31日凌晨3時至4時,瞬時風力很強。”南昌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孟明華告訴記者,這次強對流天氣的最強風超過12級,也出現在南昌縣,在塘南紅星站。3月31日凌晨4時,塘南紅星站記錄到最大風速達35.3米/秒。這是南昌市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的第二大風速。
氣象科普博主“中國天氣愛好者”分析稱,強對流帶來的風往往非常突然,氣壓變化迅速,落地窗、玻璃幕墻很可能因為突然的氣壓差變化導致爆裂。“中國氣象愛好者”推測,如此強的風應該屬于“下擊暴流”,事發樓層屬于高層,風力可能變得更強,再加上高樓與高樓之間的“狹管效應”,事發時風速甚至可能有14~15級,威力相當于強臺風登陸。
孟明華證實了“下擊暴流”的說法,他介紹,31日凌晨3時至4時,南昌受到颮線(范圍小、生命史短、氣壓和風發生突變的狹窄強對流天氣帶)自西向東快速移動的影響,這個過程中局地可能會伴有下擊暴流。
下擊暴流是一種強對流天氣現象,它能在瞬間產生強烈的下沉氣流。這種現象通常出現在發展成熟的強雷暴云團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和小概率的特點。下擊暴流到達地面后,會產生一股直線型的大風,風速會隨著接近地面而增大,地面最大風力可達十五級。
孟明華表示,此次南昌的極端大風造成風毀嚴重,很有可能是“狹管效應”使得風速在原來基礎上變得更大。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