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2024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正式啟動。由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負責同志帶隊的22個考核巡查組陸續進駐31個省級政府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2024年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開展考核巡查。此次考核巡查自11月初開始,到11月底結束。目前,國務院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組的巡查細節已陸續對外披露。
安全生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近年來,我國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逐年下降,但安全生產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安全基礎不夠牢固,本質安全水平總體不高。進一步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認真排查隱患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年2月,國務院安委會印發《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方案》)。開展此次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是綜合分析研判安全生產面臨形勢和任務基礎上作出的戰略安排。
防范安全生產事故,需要出實招見實效,杜絕企業依賴“保姆式”監管。落實落細安全生產的各項舉措,需要各安全生產主體始終保持安全意識在線,需要相關制度措施嚴密有效,需要全流程參與者都認真接受安全生產教育,但僅靠內部自我管理、自我巡查、自我約束還遠遠不夠。從外部施加壓力,能夠更好繃緊安全生產意識這根弦。
據媒體報道顯示的細節,此次考核巡查組在地方巡查不去“明星企業”、不走“經典路線”,還采用了“殺回馬槍”的做法;當天才告訴地方政府檢查企業名單,并在沿途中隨機抽查部分企業和單位;對于明查暗訪中曾抽查過的企業,本次考核巡查組會再次抽查……盡管考核巡查是公開信息,但隨機取樣式檢查讓所有生產主體必須放棄僥幸心理,扎扎實實做好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工作。反復檢查抽查也能夠讓企業“舉一反三”自我整改,而非每次檢查一處整改一處,盡可能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可能性。
防范安全生產事故,也需要激發主體責任心。人人懂安全,才能人人抓安全。回溯各類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相關事故,如果說人為因素是“軟肋”,環境和設施設備就是“硬傷”。處理“硬傷”容易,但解決“軟肋”難。盡可能將人為因素干擾安全生產降到最低,就必須激發所有生產參與者的安全責任心。
這就需要開展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教育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能力,并且嚴格生產經營單位“三類重點人員”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嚴格電氣焊作業等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除此之外,此次國務院考核巡查工作,還聚焦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以及重大事故隱患、群眾身邊的隱患排查整治情況等。這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生產巡查檢查,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全民安全生產意識,發動更多人觀察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并將之扼殺在搖籃之中。(光明網評論員)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