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氯化碳別名四氯甲烷,為無色易揮發的液體,有醚樣氣味。受熱分解產物有氯化氫、氯氣、光氣和二氧化碳等。可經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吸收。急性中毒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肝臟和腎臟。長期服用苯巴比受藥物和飲酒者因體內代謝酶誘導劑的作用,可使四氯化碳的毒性增強。此外,四氯化碳可增加心肌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引起嚴重的心律失常。人口服3~5ml可中毒,吸入濃度150-200g/m3,0.5~1小時有生命危險。
診斷要點:
(1)潛伏期一般為1~3天,接觸極高濃度者可在數分鐘至數小時發病。
(2)輕度中毒可有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步態瞞珊、短暫的意識障礙,繼之出現肝腫大、肝區疼痛、肝功能異常、蛋白尿、管型尿等。
(3)重度中毒除上述表現加重外,尚有昏迷,嚴重肝損害,急性腎功能衰竭。
(4)吸入中毒者早期常有眼和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癥狀。
(5)口服中毒者消化道癥狀較明顯,肝臟損害較突出。
(6)小數患者可右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室顫動和呼吸中樞麻痹為主要死因。
急救處理
(1)吸入中毒者立即脫離現場。口服患者必須盡快洗胃。洗胃前,可先從胃管注入液體石蠟或植物油以溶解四氯化碳。皮膚和眼受污染時,立即用清水沖洗。
(2)臥床休息,早期吸氧,并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和低脂副肪飲食。
(3)早期進行心電圖監護,給予保護心肌藥物。
(4)積極防治神經系統及肝、腎損害。國外報道在接觸后12小時內服用乙酸半胱氨酸可防止或減輕肝、腎損害。出現腎功能衰竭時,及早應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療。
(5)及時處理心律失常。
(6)忌用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巴比妥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