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是石油餾分與天然氣分離過程中得到的六碳化合物。常態下為液體,主要用做溶劑。正己烷雖屬低毒類化學物,但因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在人體內可蓄積,特別是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故應考慮為高性毒物。近年來,正己烷導致職業中毒的案例在各地均有出現。
正己烷接觸行業有:食品制造業的粗油浸出、石油加工業的催化重整、塑料制造業的丙烯溶劑回收、日用化學產品制造業的花香溶劑萃取、粘膠劑制品業的制造及使用、電子行業生產過程中的擦拭清洗作業,此外,在制鞋行業,它多用作粘合劑,在彩色印刷與家具行業,用作清洗劑,生產液晶顯示器的清洗等。
正己烷可經呼吸道、消化道、皮膚進入機體,但職業性中毒主要是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其代謝產物2,5-己二酮具有周圍神經毒性,可引起以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長期接觸正己烷所致的以周圍神經損害為主的疾病,起病隱匿,患者常先感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繼而出現四肢對稱性的感覺異常,如發麻、刺痛,并出現感覺遲鈍。檢查會發現,患者四肢的觸覺、痛覺、震動覺和位置覺等均減退,并且以遠端為重。重者可出現垂腕和垂足、站立和行走困難以及肌肉萎縮、手足皮膚溫度降低、跟腱反射消失。
患者在脫離接觸正己烷后3個月內病情仍可繼續惡化。一般病程為6~30個月,恢復緩慢。
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的診斷
應有具備職業病診斷資質的機構,依據GBZ84—2002《職業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診斷標準》集體診斷。勞動者可選擇用人單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診斷。
根據勞動者長期接觸正己烷的職業史,出現以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為主的臨床特點和診斷起點,以四肢遠端為重的雙側對稱性感覺或感覺障礙、下肢運動神經元性運動障礙以及神經—肌電圖出現神經源性損害改變等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及作業場所衛生學調查,綜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類似疾病后,方可診斷。
觀察對象:長期接觸正己烷后無周圍神經損害體征,但具有以下一項者:(a)肢體遠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可伴有手足發涼多汗。食欲減退、體重減輕、頭昏、頭痛等;
(b)神經—肌電圖顯示可疑的神經源性損害。
診斷的分級,依據周圍神經損害的程度分為輕度中毒、中度中毒和重度中毒。
處理:迄今慢性正己烷中毒性神經病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診斷一經確立,患者應立即停止接觸具有神經毒性的化學物質,并給予對癥處理,治療上可應用神經生長因子促進患者周圍神經功能的恢復。輕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崗位,中度及重度中毒者治愈后不宜再從事接觸正己烷以及其他可引起周圍神經損害的工作。
防護
皮膚:應穿戴合適的個人防護服,防止皮膚直接接觸;
眼睛:佩戴合適的眼部防護用品,防止眼睛直接接觸;
呼吸系統:正確佩戴有效的防毒面罩,并應及時更換濾芯或濾料。
預防
用人單位在生產中盡可能用無毒或低毒的物質取代正己烷;實行危害告知,工作場所必須安裝衛生防護設施并應加強機械通風排毒;定期對作業環境空氣中正己烷濃度進行監測,并控制在國家職業衛生標準范圍內。用人單位應嚴格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的要求項目及周期組織接觸者到具有“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單位”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如發現有早期中毒癥狀者,應將其及時調離,并進行診治。
上一篇:需謹防氯氣中毒的企業及崗位
下一篇:幾種常見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及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