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體的危害及防治——苯
2006-04-10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苯是一種重要的芳香族烴,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易燃燒,有芳香氣味。工業上由煤焦油的輕油部分回收,或由石油催化重整餾分提取和分餾而制得。
分子式:C
6H
6。相對分子質量:78.11。熔點:5.5℃。沸點:80.1℃。飽和蒸氣壓:131.33kPa(26.1℃)。閃點:-11℃。自燃溫度:560℃。臨界溫度:289.5℃,臨界壓力:4.92Mpa。相對密度(水=1):0.88,相對密度(空氣=1):2.77。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
在適當情況下,苯分子中的氫能被鹵素、硝基、磺酸基等置換,也能與氯和氫等起加成反應。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爆炸極限:1.5%~8.0%(體積分數)。燃燒熱:264.4kJ/mol。燃燒產物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引著回燃。若遇高溫,容器內壓增加,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遇火花可引起爆炸
危險貨物編號:32050,UN編號:1114,CAS號:71—43—2。
主要用途 用作染料、塑料、合成橡膠、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醫藥和農藥的重要原料。也可用作動力燃料以及涂料、橡膠、膠水等的溶劑。
健康危害表現 較高濃度的苯吸人體內后,引起急性中毒,對中樞神經系統致麻醉作用;長期接觸超標濃度的苯對造血系統有損害,引起慢性中毒。對皮膚、黏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白血病。
急性中毒表現:輕者有頭痛、頭暈、輕度興奮、步態蹣跚等酒醉狀態;重者出現明顯頭痛、惡心、嘔吐、神志模糊、知覺喪失、昏迷、抽搐等,可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慢性中毒表現:病人首先出現神經衰弱綜合征,表現為頭痛、頭暈、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繼而出現造血系統改變,如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減少,重癥者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皮膚損害及月經障礙等。已確認為致癌物,苯引起的白血病為我國法定的職業性腫瘤之一。
急救措施 因其脂溶性強,極易經皮膚吸人而引起中毒。故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或洗滌劑及流動清水徹底沖洗。吸入中毒時,應迅速脫離現場移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吸人氧氣。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術并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嚴格密閉,加強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盡可能隔離式操作。通過工藝改革,以低毒或無毒物質代替苯,如涂料行業可采用甲苯或抽余油代替苯做稀料。
制作皮鞋、包箱、玩具等用的膠水,其溶劑多為苯。作業條件多為手工作業,作業環境濃度高,極易引起中毒事故。河北白溝地區包箱業的苯中毒事故已震驚全國。盡可能采用無苯膠水。涂膠作業室應與其他作業室嚴格隔離。局部加強排風。
皮鞋行業過去用的戲膠含純苯89%,快膠含純苯90%,危害非常嚴重。目前采用無毒的羧甲基纖維素糨糊代替粘皮鞋羽紗夾里的苯膠,用120號溶劑汽油52%、丙酮26%、甲苯13%及氯丁膠9%代替原來氯丁膠中的純苯,危害性明顯降低。
中國衛生標準(MAC)為40mg/m
3(皮)。應定期測定作業環境空氣中苯的濃度。出現超標,應查找原因,加強設備維修,杜絕跑、冒、滴、漏。在超標環境中作業時,工人應戴防毒面具,穿相應工作服,戴防化學品手套,也可使用皮膚防護膜。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后,淋浴、更衣。進行就業前和定期體檢。
本品屬中閃點易燃液體,應儲存在陰涼、通風的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倉內電器要彩用防爆型。灌裝時注意流速,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和容器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