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體的危害及防治——硝基甲烷
2006-04-1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硝基甲烷是五色油狀易燃液體。由甲烷經氣相硝化而制得,或由一氯乙酸鈉與亞硝酸鈉作用加熱制得。
分子式:CH
3NO
2。相對分子質量:61.04。熔點:-28.6℃。沸點:101.2℃。飽和蒸氣壓:3.71kPa(20℃)。閃點:35℃。自燃溫度:415℃。臨界溫度:315℃,臨界壓力:6.30MPa。相對密度(水=1):1.14,相對密度(空氣=1):2.11。溶解性:溶于水、醇和堿溶液,水溶液呈酸性,能與多種有機溶劑混溶。
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熱,接觸明火,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可以發生爆炸。爆炸極限:7.1%~63%(體積分數)。燃燒熱:708.1kJ/mol。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若遇無機堿類(NaOH、KOH)等能引起燃燒爆炸。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危險貨物編號:33520,UN編號:1261,CAS號:75-52-5。
健康危害表現 吸入或攝入本品后對身體很有害。在體內血液中可引起高鐵血紅蛋白形成,致使血液失去攜氧能力而引起組織缺氧。吸收后體內形成的高鐵血紅蛋白達到一定濃度時可引起青紫。由于組織缺愧疚可出現頭痛、頭暈、乏力等癥狀。對皮膚無刺激作用,也不易經皮膚吸收。
急救措施 吸入中毒時要立即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預防措施 密閉操作,全面排風。進入高濃度環境中應該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時戴防護手套。
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食。注意個人衛生。
本品屬高閃點易燃液體。儲存于陰涼、通風倉庫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暴曬。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堿類分開存放。定期檢查是否有泄漏現象。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禁止撞擊和震蕩。
發生泄漏事故時,疏散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切斷火源。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性吸收劑混合吸收,然后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