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的危害及防治——硝酸銨
2006-04-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硝酸銨又稱硝銨,是五色無臭的透明結晶或呈白色小粒狀,有潮解性。它由氨水與硝酸作用而制得。
分子式:NH
4NO
3。相對分子質量:80.05。熔點:169.6℃。沸點:210℃(分解)。相對密度(水=1):1.72。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甲醇、丙酮、氨水,不溶于乙醚。
與還原劑、有機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屬粉末等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經摩擦、震動或撞擊可引起燃燒或爆炸。急劇加熱時可發生爆炸。燃燒產物:氮氧化物。
危險貨物編號:51069,UN編號:1942,CAS號:6484-52-2。
主要用途 用作肥料,也用作分析試劑、氧化劑、制冷劑、煙火和炸藥原料。
健康危害表現 對呼吸道、眼及皮膚有刺激性。接觸后可引起惡心、嘔吐、頭痛、虛弱、無力和虛脫等。大量接觸可使紅細胞中血紅蛋白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影響血液的攜氧能力,出現缺氧、紫紺、頭痛、頭暈、虛脫、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 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吸入中毒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誤服患者立即漱口,給飲大量溫水,催吐洗胃。就醫。
預防措施 生產過程密閉,盡可能機械化、自動化、隔離操作。加強通風。作業工人應戴口罩、穿相應防護服,必要時戴防護手套。工作后要淋浴、更衣。
本品屬氧化劑,應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專用倉庫。遠離火種、熱源。搬運時要輕裝輕放,防止包裝損壞。
用硝銨制炸藥時,受潮解的硝銨需烘干,一定要控制好溫度,并加強通風。否則,硝銨分解易引起氮氧化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