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水泥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狀況,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據。方法 對某水泥制造企業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評價。結果 其作業場所粉塵濃度較高,作業點合格率僅為 15.38%;噪聲強度較大,作業點噪聲強度合格率為15.00%。結論 水泥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不容忽視,應合理改善作業環境,有效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和強度。
【關鍵詞】 水泥制造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近年來,隨著建筑業市場的不斷擴大,水泥制造業發展迅速,同時其所帶來的職業病危害也日益嚴重。為深入了解水泥制造企業的職業病危害狀況,筆者對我市某機立窯水泥生產企業進行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檢測與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調查內容與方法
1.1 一般情況 該企業始建于1986年,坐落于遼寧省瓦房店市某鄉鎮,該企業占地面積3萬㎡,有職工260人,其中生產工人225人,年產水泥60萬噸。主要生產原料為:石灰石、頁巖、煤、鐵粉、螢石、石膏、礦渣;主要生產工藝流程為:石灰石開采→石灰石破碎→生料粉磨→機窯成球→熟料燒成→水泥粉磨→水泥包裝→出廠。該企業有破碎、半成品、燒成、成品四生產車間,有三條水泥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主要產生粉塵、噪聲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工人每日工作時間為8h。
1.2 衛生防護設備及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該公司在生料粉磨、機立窯、水泥粉磨、煤磨、包裝等崗位安裝了6臺除塵設備,均為電收塵和布袋收塵,并定期為工人發放工作服、帽、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1.3 檢測內容 使用儀器及評價方法 采樣點、采樣時間的選擇,依據《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GBZ-159-2004、《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方法》GBZ5748-1985、《工業企業噪聲測量規范》GBJ122-1988的要求進行,粉塵濃度檢測使用DS-21B型粉塵采樣器,采用濾膜稱重法;噪聲強度的檢測使用HS5671A型噪聲頻譜分析儀,采用等效連續A聲級進行評價。檢測結果的衛生學評價根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GBZ 1-2002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 2-2002進行。
2 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檢測結果
2.1 車間空氣中粉塵濃度檢測結果 在四個生產車間分別選擇13個粉塵作業點,在工人呼吸帶高度采集26個樣品,分別測定了石灰石粉塵、矽塵、水泥粉塵濃度。結果粉塵濃度在2.4~390.00mg/m3,其中合格2個點,點合格率為15.38%。石灰石塵平均濃度為5.8mg/m3,均達到國家衛生標準要求;矽塵平均濃度為131.6mg/m3,平均超標64.8倍;水泥塵平均濃度為258.0mg/m3,平均超標42.0倍。
2.2 車間噪聲強度檢測結果 在生產車間工人作業崗位選擇20個噪聲作業點進行噪聲強度測定,結果噪聲強度在89~105dB(A)之間,等效連續A聲級為81~96dB(A),合格3個點,合格率為15.00%。
3 分析與討論
長期以來,粉塵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問題一直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有關方面的報道已屢見不鮮。水泥制造企業尤其是機立窯水泥生產企業的粉塵污染對工人健康的危害是不容忽視。長期接觸,不僅可影響工人的身心健康,還可能導致塵肺病的發生。從上述檢測結果看,機立窯水泥生產企業粉塵污染嚴重,監測點合格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企業建廠時間長,設備陳舊老化,密閉不嚴,造成粉塵大量逸散;二是生產工藝落后,生產自動化程度不高,導致工人直接接觸粉塵過多;三是除塵設施長久失修,不能達到應有的除塵效果;四是企業領導對防塵除塵工作認識不足,措施不力。所以說,只有徹底改變工藝,如將機立窯生產變為回轉窯生產,改造生產設備,提高自動化程度,配套防護設施,才能還工人一個舒適、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水泥企業的噪聲主要來源于所使用的各類機械設備,如破碎機、球磨機、干燥機、包裝機等所發出的機械性噪聲。噪聲對人體的影響是全身性的,既可以引起聽覺系統的變化,也可以對非聽覺系統產生影響。這些影響的早期主要是生理性改變,長期接觸比較強烈的噪聲,可以引起病理性變化。作業場所中的噪聲還可以干擾語言交流,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所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控制噪聲危害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為工人配置休息室、控制室,減少工人的實際接觸噪聲作業時間;另一方面可為工人配備耳塞、耳罩等個人防護用品。
總之,職業病防治工作是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只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逐步深入人心,讓各級領導和作業人員的職業病防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才能使職業病防治工作逐步收到成效。
上一篇:放射源安全防護
下一篇:煉鋼過程中職業危害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