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型放射性測井,更容易產生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由于操作不慎,配制的活化液濺人外環境;在開瓶分裝稀釋攪拌過程中有碘(131)氣溶膠逸出,造成空氣污染;在向注水井注入碘(131)活化液時,由于操作不當,造成井場周圍的地表污染;測井過程中活化溶液污染井管和井下工具、絞車操作臺、工作服、手套等;循環洗井時,將循環出的同位素液體外排,導致環境污染。
對從事開放源放射性工作的人員,既有外照射,又有內照射。外照射的防護與密閉源的防護手段一樣。所謂內照射,就是放射性物質進人體內,在體內引起不良影響。對內照射的防護原則和手段有:
①防止放射性物質通過呼吸進入體內。這也是產生內照射的主要途徑,因此同位素的開瓶和分裝要在通風櫥內進行,要佩戴專門的面具和專用口罩。
②防止放射性物質經口進人體內。首先要防止食物及水源污染,嚴禁在工作場所進餐、飲水、吸煙,工作中要戴好防護面具。
③防止放射性物質經體表進人體內。根據不同性質的工作穿戴好相應的防護服,在特殊的工作場所要穿專用防護服,防止污染皮膚等,工作結束后要進行全身或局部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