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頻電磁波的危害
射頻電磁波是無處不在,是任何人也逃離不了的危害。
射頻電磁場的能量被機體吸收后,一部分轉化為熱能;即射頻的致熱效應;一部分則轉化為化學能,即射頻的非致熱效應。射頻致熱效應主要是機體組織內的電解質分子,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使無極性分子極化為有極性分子,有極性分子由于取向作用,則從原來無規則排列變成沿電場方向排列。由于射頻電場的迅速變化,偶極分子隨之變動方向,產生振蕩而發熱。在射頻電磁場作用下,體溫明顯升高。對于射頻的非致熱效應,即使射頻電磁場強度較低,接觸人員也會出現神經衰弱、植物神經紊亂癥狀。表現為頭痛、神經興奮性增強、失眠、嗜睡、心悸、記憶力衰退等。
在射頻輻射中,雷達波和微波波長很短,能量很大,對人體的危害尤為明顯。微波除有明顯致熱作用外,對機體還有加大的穿透性。尤其是微波中波場較長的波,能在不使皮膚熱化或只有微弱熱化的情況下,導致組織深部發熱。深部熱化對肌肉組織危害較輕,因為血液作為冷媒可以把產生的一部分熱量帶走。但是內臟器官在過熱時,由于沒有足夠的血液冷卻,有更大的危險性。
微波引起中樞神經機能障礙的主要表現是頭痛、乏力、失眠、嗜睡、記憶力衰退、視覺及嗅覺機能低下。微波對心細管系統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血管痙攣、張力障礙癥候群。初期血壓降低,隨著病情的發展血壓升高。長時間受到高強度的微波輻射,會造成眼睛晶體及視網膜的傷害。低強度微波也能產生視網膜病變。
雷達波對飛行員、雷達站工作人員、機場工作人員、坦克裝甲車乘員、防化兵、炮兵、導彈操作人員、微波站工作人員、通訊網站工作人員的傷害是非常明顯的。這些人群也是受傷害最大的群體,這類人員必須穿著專用的微波輻射防護服。
2射頻電磁波輻射的最高允許強度
對于射頻輻射的最高允許照射強度的標準,目前我國尚未頒布。參照國外有關標準,對中、短波波段,場強的最高允許標準為:電場強度不超過20V/m,磁場強度不高于5A/m。對于超短波波段電場強度不超過5V/m。對于微波波段的允許照射標準,可參考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對雷達、飛機、坦克等高集中輻射并沒用數據,估計數值應在正常環境的成百上千倍。
3 射頻電磁波的防護
防護射頻輻射對人體危害的基本措施是:減少輻射源本身的直接輻射,屏蔽輻射源,屏蔽工作場所,遠離操作以及采取個人防護等。在實際防護中,應根據輻射源及其功率、輻射波段以及工作特性,采用上述單一或綜合的防護措施。
對于每個射頻電磁波工作人員和任何普通人都應使用電磁屏蔽服裝,可明顯地減少射頻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
目前防電磁輻射布料有四種:不銹鋼纖維混紡織物、多離子織物、多種金屬鍍層織物、涂層防輻射織物。由于面料質感不好和含有不宜接觸皮膚的物質,這些防電磁輻射布料只能做外衣。防電磁輻射布料經檢測,其屏蔽效率在30dB—70dB之間。而用上述面料只能做成外衣,由于距人的皮膚有一定距離,加上領口、袖口、下擺的孔洞,有反射的電磁波進入,能防95%的電磁波就是不錯的產品。當前電磁屏蔽服裝的產品把電磁屏蔽織物的屏蔽效率和電磁屏蔽服的屏蔽效率混為一談,是欺騙消費者的一種方式。
中國專利產品《鍍銀絲雙面針織布及其服飾》(ZL200920217195)制造的電磁屏蔽內衣褲已經面市。鍍純銀絲和純棉絲織成雙面針織布,制成內衣褲,可貼身穿著,鍍銀絲雙面針織布的電磁屏蔽效率>60dB,服裝可屏蔽98%以上的電磁波。鍍銀絲雙面針織服裝為受高強度雷達波輻射的戰斗機飛行員、雷達兵、導彈兵、坦克兵、防化兵等需要穿制服的人員提供高等級電磁屏蔽防護。
上一篇:生物危害與預防
下一篇: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源與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