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011-07-0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礦井通風系統復雜,通風設施較多,井下通風巷道長,通風管理難度大。如果風門等通風設施受到意外破壞,或者井下主要通風巷道發生嚴重冒頂,或者主要通風機停電停風,造成礦井通風系統發生短路、紊亂,作業地點微風或者無風,瓦斯超限,易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嚴重者可誘發瓦斯煤塵爆炸事故。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保障職工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瓦斯煤塵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作為首要任務。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的基礎作用。

  2.2統一領導,分組負責。在礦統一領導下,通防、救護、安監、機運、生產、地質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和權限,負責有關瓦斯煤塵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

  2.3依靠科學,依法規范,采用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采用先進的救援裝備和技術,增強應急救援能力。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2.4預防為主,平戰結合。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事故災難應急與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預報工作,做好常態下的風險評估、物資儲備、隊伍建設、完善裝備、預案演練等工作。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煤礦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應急救援體系由應急處理總指揮部和下設的井下搶險救護組、救災技術組、調度組、督察組、救災物資供應組、救護醫療組,保衛組、事故調查組、善后處理組等9個專業組構成。

  井下發生瓦斯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時,首先在礦調度室成立應急處理救援總指揮部,負責指揮所有參與應急救援的隊伍和人員,及時向集團公司報告事故災難發展及救援情況。

  總指揮:礦長、黨委書記

  副總指揮:生產副礦長、總工程師、安監處長、掘進副礦長、紀委書記。

  成員: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總指揮部職責(設在礦調度室)

  3.2.1.1聽取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發生的情況匯報,分析判斷事故,根據啟動標準啟動本預案

  3.2.1.2決定成立各搶險救災專業組和任命各搶險救災專業組組長;

  3.2.1.3制定、批準搶險救災方案、并根據事故發展情況,及時調整方案;

  3.2.1.4指揮井下現場搶險救災和人員救援工作;

  3.2.1.5根據事故發展,決定是否請求集團公司增援,啟動上一級預案;

  3.2.1.6負責組織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3.2.2井下搶險救護組(設在災區附近安全地點,由救護隊、通巷工區、機運工區等人員組成,由救護隊隊長任組長)

  3.2.2.1按照搶險救災方案,組織實施現場探險、搶險救援行動;

  3.2.2.2對災區及影響區域進行氣體監測與分析;

  3.2.2.3建筑或恢復災區通風設施,保證通風系統穩定;

  3.2.2.4偵查事故現場災情,完成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搶險工作;

  3.2.2.5如果與外單位救護隊聯合作戰時,則成立礦山救護聯合作戰指揮部,由集團公司救護大隊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救援行動。

  3.2.3救災技術組(設在礦調度會議室,由通巷工區、機運工區、生產技術部等人員組成,由總工程師任組長)

  3.2.3.1負責進行災情原因分析,查找系統破壞地點,分析災害發展情況;

  3.2.3.2掌握礦井通風狀況,確定災區通風制度和通風方法,防止事故擴大;

  3.2.3.3制定井下搶險救災方案,報總指揮批準;

  3.2.3.4及時進行災情預測;

  3.2.3.5對照圖紙和現場分析查找搶險路線;

  3.2.3.6對照圖紙和現場分析可能出事地點。

  3.2.4調度組(設在礦調度室,由生產技術部、通巷工區等人員組成,由生產副礦長任組長)

  3.2.4.1根據總指揮安排,發布搶險救災方案;

  3.2.4.2制定并發布搶險救災各項制度;

  3.2.4.3落實并調度總指揮部碰頭會、調度會議安排的全部工作;

  3.2.4.4傳達總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3.2.4.5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

  3.2.4.6每小時調度現場氣體濃度、救災進度、通風設施建筑、人員救護等搶險工作進展情況;

  3.2.4.7制定各類調度記錄表格,并根據搶險工作不同階段及時調整調度內容;

  3.2.4.8及時填繪搶險救災工作形象進度圖表;

  3.2.4.9安排搶險救災具體工作,并保證責任落實;

  3.2.4.10及時統計匯總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3.2.4.11統計匯總人員考勤、設備材料投入、災情分析等資料;

  3.2.4.12及時向總指揮部匯報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3.2.4.13按照“快、準、靠、靈”的要求,實行精細化快捷要求;

  3.2.4.14采用內部計算機網絡等手段提高調度效率和水平,建立調度工作電子文檔;

  3.2.4.15向上級匯報事故和搶險救災情況,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精神,對內通報事故搶險進展情況;

  3.2.4.16組織分析任務不落實的原因;

  3.2.4.17及時安排和落實各搶險地點的電話安裝工作;

  3.2.4.18及時完成總指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3.2.5督察組(由安監處相關人員組成,安監處長任組長)

  3.2.5.124小時分班跟班督察搶險救災工作落實情況;

  3.2.5.2保證現場初始值技術措施落實;

  3.2.5.3及時向總指揮部匯報現場進展情況

  3.2.6救災物資供應組(由通巷工區、機運工區、物資倉儲中心、物資采購中心等人員組成,由生產副礦長任組長)

  3.2.6.1負責搶險救災所需材料和設備的儲備,為井下搶險救災提供應急材料和設備,并提供運輸保障;

  3.2.6.2按命令負責將材料和設備運送到指定地點;

  3.2.6.3根據需要向集團公司兄弟單位協調借用搶險材料和設備

  3.2.7救護醫療組(根據簽訂的協議,由新安醫務所人員組成,由新安醫務所長任組長)

  3.2.7.1負責指導現場搶救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急救;

  3.2.7.2組織醫護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和治療

  3.2.8保衛組(由護衛大隊人員組成,由紀委書記任組長)

  負責搶險救災工作中的地面警戒設置,疏散人員、維持秩序和礦區治安,保證搶險救災人員、物資運輸、救護車道路交通暢通

  3.2.9事故調查組(由安監處、通巷工區等人員組成,由安監處長任組長)組織事故的調查工作,負責事故損失的調查、評估、匯總和上報。

  3.2.10善后處理組由黨群工作部(工會)人員組成,由工會主席任組長)做好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可能發生通風系統破壞的原因:

  4.1.1.1風門等通風設施受到意外破壞,

  4.1.1.2井下主要通風巷道發生嚴重冒頂,

  4.1.1.3主要通風機停電停風,造成礦井通風系統發生短路、紊亂,作業地點微風或者無風,瓦斯超限,易發生缺氧窒息事故,嚴重者可誘發瓦斯煤塵爆炸事故。

  4.1.1.4在防火工作中,對通風系統中出現的異常現象考慮不周而形成的火災風流的失控。

  4.1.2通風系統破壞之預防措施

  4.1.2.1組織措施

  通風系統破壞的預防工作由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監處處長、掘進副礦長、通防工區負責人、采煤工區負責人、生產部副部長、、各專業副總、安監處主任工程師、機運工區負責人、武保科長等同志負責并組織落實。

  4.1.2.2技術措施

  4.1.2.2.1不準出現超過6米的擴散通風地帶和盲巷,嚴格盲巷管理制度。

  4.1.2.2.2臨時停工地點不準停風,否則必須設置全斷面柵欄、揭示警標。

  4.1.2.2.3掘進迎頭透盲巷時,要提前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必須嚴格按有關規定辦理,并有專人負責;不能排放瓦斯時,要提前探測氣體。

  4.1.2.2.4加強瓦斯管理,瓦檢員一定要按規定檢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

  4.1.2.2.5井下所有人員必須愛護柵欄、警標和密閉,不準破壞,否則按違章論處。

  4.1.2.2.6開掘小井,要嚴格按規程規定正常通風。

  4.1.2.2.7查閉工、取樣員及其他人員在密閉前工作時,必須攜帶使用檢查O2、CH4、CO等氣體的儀器,只有在各種氣體不超限的情況下,方可工作。

  4.1.2.2.8加強通風系統管理,消除微風區。

  4.1.2.2.9加強礦井通風機的管理,嚴格按照規定對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局部通風機進行保養維護,對礦井通風設施及時維護,嚴格操作

  4.1.2.2.10在防災抗災過程中,對任何異常情況都必須高度重視,以防止意外出現

  4.1.2.2.11使用好礦井監測系統,即時控制,及時調整

  4.1.2.2.12嚴格工程質量,保證按時保質保量進行工程施工。

  4.2預警行動

  礦應急救援機構接到可能導致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的信息后,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通防、采掘、機運等等部門采取相應行動預防事故發生

  5信息報告程序

  事故發生后,以電話報警為主,先向礦調度匯報,由礦調度根據實際情況向領導迅速匯報并采取下一步行動。

  現場報警方式,電話報警或跟蹤器緊急呼救、各類監控系統示警

  24小時與上級及相關部門聯系的方式以電話、手機電話、傳真、網絡辦公系統為主,礦內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救援時,必須同時向集團公司調度匯報,以礦總指揮親自以電話、傳真、網絡兩種以上的方式通知確認。現場應急反應人員向外救援時,以電話確認為主。

  6應急處置

  6.1確定響應級別

  總指揮接到匯報后,參照啟動本預案的低限標準啟動本預案。本預案啟動的低限標準如下:

  6.1.1主要通風機停電停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送電,

  6.1.2主要通風設施受到破壞,造成風流短路,引起礦井一個水平、一翼、一個采區微風或無風

  6.1.3井下主要巷道發生嚴重冒頂,引起礦井一個水平、一翼、一個采區微風或無風

  6.1.4通風系統發生變體,可能造成瓦斯積聚,危及1人及以上生命安全,或者造成礦井停產的。

  如果事故情況符合下述標準,先啟動本預案,同時請求集團增援,由集團公司啟動上一級的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即:《棗莊礦業集團公司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需要集團公司啟動《棗莊礦業集團公司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標準如下:

  6.1.5.1礦井整個通風系統受到破壞,引發瓦斯煤塵爆炸事故,超過礦應急處理能力,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含失蹤)。或者造成礦井多日停產的。

 

  6.2響應程序

  報警:礦值班調度員在接到井下現場人員匯報井下發生礦井通風系統事故的電話時,要詳細了解記錄事故的性質、類別、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和危害、被困人數等,并迅速向礦值班領導和總指揮匯報。

  應急啟動:

  6.2.1調度室接到總指揮的命令后,按照本預案中,“礦井通風系統事故電話通知應急人員順序圖”,利用手機短信群發裝置發送手機短信通知指揮部成員必須在20分鐘內到達礦調度室集合,否則向礦調度臺回復,說明情況。要求接收手機短信人員24小時開機,不準關機。如果在規定時間內接不到手機短信和不能到達礦調度室或回復的,將對有關人員嚴肅處理。

  6.2.2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室的時候,按照總指揮部副總指揮的指示,成立各專業組,根據各自職責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6.2.3撤人

  6.2.3.1井下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人員和接到礦調度電話通知撤退人員或者所隨身攜帶的人員定位系統儀器發出警報的人員,應迅速組織自救和互救,要立即打開使用自救器,由現場施工負責人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按照井下避災路線牌板標識的避災路線或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近的安全路線迅速撤離危險區域,并設法通知事故波及區域人員和事故進一步發展可能波及人員區域人員撤離。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電源。

  6.2.3.2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躲避硐(或進入臨時構筑避災硐室)等候營救

  6.2.3.3礦調度室要迅速核查入井人員、上井人員和被困人員的數量及被困人員的姓名,所處位置。

  6.2.4偵查

  救護隊到達現場,首先組織偵查工作,準確探明事故的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所在位置,以及巷道瓦斯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6.2.5制定搶救方案

  6.2.5.1待偵查清楚災情時,總指揮部要立即制定搶救方案

  6.2.5.2制定方案的原則

  6.2.5.2.1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難人員,盡量減少人員的傷亡;

  6.2.5.2.2確保搶險救災人員安全;

  6.2.5.2.3不致引起瓦斯、煤塵爆炸。

  6.2.6搶救

  6.2.6.1救護隊到達現場時,選擇災區附近安全地點建立救護基地,在基地安裝通往地面總指揮部和災區的電話,設有必要的裝備和救護器材。

  6.2.6.2救護隊按照搶險方案規定的探險路線,搜尋營救受被困人員,要有專人連續檢查風流和氣體變化情況。發現被困人員后,首先將其搶救脫險。

  6.2.6.3在搶險救災的過程中,切斷災區電源。

  6.2.6.4在災區搶險偵察時,發現瓦斯濃度上升,有爆炸危險,所有人員應立即撤出災區到達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險。

  6.2.6.5當發生巷道坍塌和損壞時,指揮部要及時組織搶險他倆恢復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以恢復正常通風系統。

  6.2.7擴大應急

  指揮部發現現場情況惡化,超過礦應急處理能力時,應請求集團公司增援。

  6.3通風系統破壞處置措施

  6.3.1事故發現人,應立即向礦調度匯報。

  6.3.2礦調度在接到匯報后,組織有關部門人員處理。

  6.3.3救護隊員根據指揮部指示進入現場查明原因。

  6.3.4根據現場系統破壞程度,恢復正常通風,稀釋有毒有害氣體降到規程規定以下。

  6.3.5及時構筑通風設施,穩定通風系統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通信與信息保障

  礦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救援綜合信息網絡系統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災難信息報告系統,建立完善救援力量和資源信息數據庫;規范信息獲取、分析、發布、報送格式和程序,為應急決策提供相關信息支持。

  7.2應急動員與保障

  7.2.1救援裝備保障

  礦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為礦救護隊等應急救援隊伍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裝備有呼吸器、防護服、光學瓦斯檢定器、便攜式瓦斯檢測報警儀、CO便攜儀、兩用儀、多種氣體檢定器、四用儀、紅外線測溫儀等。

  7.2.2應急隊伍保障

  礦依法組建和完善專業應急救援力量:救護隊

  7.2.3運輸保障

  發生通風系統破壞事故后,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根據救援需要及時協調機運部門提供運輸保障,根據需要開設應急救援特別通道,道路受損時應迅速組織搶修,確保救災物質、器材和人員運送及時到位,滿足應急處置工作需要。

  7.2.4物資保障

  礦應建立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等儲備制度,按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要求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和裝備。為確保事故應急物資供應,礦井設置消防材料庫,消防材料庫設在井底車場副井通道內。

  通風系統破壞事故匯報及搶救程序圖

  向集團公司匯報事故情況,請求支援,接受集團公司指示并傳達,隨時接受現場救護基地匯報

  事故現場人員匯報

  礦調度室

  通知

  制定搶險方案下達救災指令

  礦山救護隊及各專業組人員下井

  摸清事故現場情況建立現場救護基地

  指揮搶救

  礦山救護隊及各專業組人員進入現場救護

  向總指揮部匯報現場情況,總指揮部根據現場信息補充修正搶險方案,并下達指令

  到礦調度室緊急集合

  聽取事故匯報

  成立搶救總指揮部

  總指揮部領導及成員

  礦值班領導及通防副總

  礦調度室主任

  根據現場情況作臨時緊急處置

  礦山救護隊準備行動、醫院做好搶救準備

  礦井通風系統破壞事故電話通知應急人員順序圖

  事故現場人員匯報

  礦調度室臺

  電話通知

  手機短信群發

  礦調度值班領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川县| 镇江市| 遂川县| 大邑县| 高平市| 耒阳市| 牟定县| 襄城县| 蒙山县| 黔江区| 大厂| 砀山县| 仙桃市| 丹巴县| 浦城县| 安宁市| 英吉沙县| 四平市| 大连市| 商洛市| 新宾| 连云港市| 大理市| 遂平县| 五台县| 孟连| 淳化县| 四子王旗| 裕民县| 吴堡县| 巨野县| 龙江县| 鄂托克前旗| 古田县| 崇文区| 扶绥县| 南京市| 抚顺县| 耒阳市| 彰化市| 吴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