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關鍵裝置、重點部位應急預案

2014-06-13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編制說明

  根據《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生產部位安全管理規定(試行)》和《北京xxx有限公司安全評價報告》等文件編制預案。

  應急預案編制小組成員:xxx

  編制單位:北京xxx有限公司

  預案版本:預案01(版)

  編寫:應急預案編制小組

  簽發人(簽名):xxx

  修訂實施日期:2011年6月1日

  1. 概況

  1.1基本情況 北京xxx有限公司創辦于1991年,以生產經營油漆涂料產品為主,屬民營企業,目前在冊職工有53人,

  工廠位于xxx段中路北側,距離高速公路0.5公里,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生產能力為6000噸/年,擁有1

  套生產裝置,間歇式生產方式,倉儲能力為2000平方米。

  1.2主要產品 有醇酸清漆和色漆、硝基清漆和色漆、聚氨酯清漆和色漆。

  1.3主要原材料 有200#、150#、丁醇、丁酯、乙酯、等原料,為中高閃點易燃易爆液體物料等。原料通過供應商送貨到岸。

  1.4交通、消防情況 交通便利,xxx城內有消防支隊,廠內有25人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廠區有150立方水池,半自動化消防系統,可以滿足消防用水。同時,配備有監控系統和火災預警系統。

  2. 術語

  1.1. 關鍵生產裝置為:

  1.1.1、在易燃、易爆、易腐蝕、高溫、高壓、真空、深冷、劇毒、臨氫、烴氧化等工藝條件下運行的裝置。

  1.1.2、在生產系統中處于重要地位、生產操作對安全生產影響較大的其他裝置和設施。

  1.2.要害部位為:

  1.2.1、生產、儲運、銷售和使用易燃易爆化學危險品,高度和極度危害的化學介質和放射性物質,以及可能形成火災、爆炸和化學品中毒的罐區、倉庫、車間等場所。

  1.2.2、 對生產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起關鍵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統。

  3.應急救援

  指在發生事故時,釆用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4、預案

  根據預測危險源、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5、關鍵裝置、重點部位識別及應急措施

 

名稱 事故名稱 應急預案
車間 危化品泄漏 穿戴勞保用品,關閉手機及其他通訊工具;禁用遠離明火:同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火災 視情況處理,關停電源,同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爆炸事故 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應急隊伍進行撲救,同時向附近消防部門請求支援。
庫房 危化品泄漏 穿戴勞保用品,關閉手機及其他通訊工具;禁用遠離明火:同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火災 視情況處理,關停電源,啟動出擊撲救滅火程序同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爆炸事故 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應急隊伍進行撲救,同時向附近消防部門請求支援。
反應釜 閥門泄漏 正確穿戴勞保用品,關閉手機及其他通訊工具;關閉總閥門;.檢修或更換閥門。
超溫、超壓 正確穿戴勞保用品:檢查儀表;停止供熱,如不能降溫、降壓,即關停設備,同時報公司應急指揮部。
電機故障 關停設備;切斷反應釜線路總閘,檢查線路:如電機故障,上報公司應急指揮部,組織人員修理。
停電事故 密切注意儀表參數的變化,同時啟動備用電源。

  6、相鄰重點防火單位:xxx雖然公司有嚴密的安全管理措施,安裝有監控施設,發生事故的幾率很小,但一旦發生大規模泄漏,有發生火災和污染環境的可能。廠區東南角低向開挖的防滲防護池,容量約400立方米可防泄漏。故一般情況下可將泄漏事故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內不會對周邊的環境造成大的危害,另四周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緊急情況下人員可順利疏散,故對周邊社區一般不會造成大的傷亡事故。

  7、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7.1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不同備好相關的滅火器材和設施,現有消防栓系統一套,消防栓17套及配套水帶、水槍。

  7.2現有滅火器35公斤和8公斤45具,做到每月查一次,發現壓力不足及時更換,并做好檢查記錄;熱煉爐位置同時備有砂土,以防萬一。同時保證器材始終處于完好狀態,維護、保管、檢查工作由李付軍負責。通過人員培訓確保每個職工都會使用滅會器材和設施。

  7.3防毒面具30套,有防塵口罩若干。

  7.4搶修器材:公司配備有電、氣焊、堵漏木及其它維修設施。

  8. 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2.1組織指揮機構:

  2.1.1消防安全負責人:xxx

  2.1.2消防安全管理人員:xxx

  2.1.3從業人員構成(53人):xxx

  A、滅火救援組(21)

  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滅火、人員及物資的救援工作。

  B、設備維護組(4)

  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主要負責水、電、監控系統、消防設備的維修和保養、火場現場設備操作等。

  C、疏散演練組(12)

  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主要負責火場被困人員疏散、警戒、救護工作。

  D、檢查巡查組(8)

  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主要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的各項檢查工作以及協助疏散組檢查火場被困人員有無疏漏及人、物救援工作。

  E、宣傳培訓組(7)

  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主要負責防火安全教育培訓、火場組織人員保護火災現場,防止殘火復燃,為調查火災原因提供情況等工作。

  2.2消防安全管理人:由在崗人員擔任。

  2.2.1任務:根據消防安全責任人的指令主要完成;

  2.2.2啟動滅火設施進行撲救;

  2.2.3通知有關領導前往火場進行組織指揮;

  2.2.4通知其他人員帶來滅火器材、用具等前往火災現場請領任務;

  2.2.5向著起火點和其他范圍發布疏散命令;

  2.2.6通知場內值班電工及時切斷相關電源;

  2.2.7向社會有關部門報告,請求協助和支援。

  2.3廠內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開通手機,切實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9. 報警及通迅聯絡

  9.1報警裝置

  9.1.1 24小時有效報警的固定電話。

  9.1.2 防爆對講機(必要時配備)

  9.1.3緊急報警電鈴

  9.2通訊聯絡流程:

  首先發現人高聲呼叫示警,報告領導或電話通知門衛聯系

  門衛按動電鈴報警

  同時電話報告領導

  通訊聯絡組通知公司有關領導

  并根據情況報告消防、環保、安監、公安、醫療、當地政府等單位

  辦公室負責人電話報告

  總指揮和通訊聯絡組

  10、 發生事故后的處理措施

  10.1報警

  無論何人何時發現發生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應立即通知門衛和車間操作室, 門衛和車間操作室立即按動報警電鈴,當班的安全和生產人員立即開展應急處理.同時按報警程序報告,由指揮部成員通知各應急救援隊成員迅速趕往事故現場。

  10.2.泄漏處理

  10.2.1發生泄漏時,由技檢部及公司義務消防隊員立即做好防護后進入現場。首先察看現場有無受傷人員,若有人員受傷,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其次切斷火源、泄漏源,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10.2.2小量泄漏:盡可能將溢漏液體收集在密閉容器內,同時判斷泄漏的壓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堵漏工作準備就緒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殘液。

  10.2.3大量泄漏:在消防堤內,如有泄出,引流入防護河床。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汽,保護現場人員。用防爆泵轉移至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

  10.3.著火處理

  10.3.1發生著火時,由公司義務消防隊員立即做好防護后,首先察看現場有無受傷人員,若有人員受傷應以最快速度將受傷者脫離現場,其次切斷泄漏源,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10.3.2小量著火:立即組織消防隊采用滅火器滅火,滅火后,確認不再復燃,立即采取小量泄漏處理方法處理。

  10.3.3大量著火:立即組織消防隊起動消防系統噴淋噴灑大量清水,讓其冷卻,滅火后,確認不復燃立即采取大量泄漏處理方法處理。

  10.3.4現場指揮人員要密切注意各種危險征兆,若遇到火勢難以熄滅,著火處火焰變亮耀眼,伴有尖叫、罐體發生變色、罐體晃動等爆裂征兆時,指揮員必須適時做出準確判斷,及時下達撤退命令,現場人員看到或聽到事先規定的撤退信號后,應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帶。

  11. 人員緊急疏散和撤離

  11.1當事故可能對企業內、外人員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由安全警戒隊負責治安和交通指揮,對事故救援無關人員及可能威脅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鄰的危險化學品進行緊急疏散和撤離,向上風向疏散到500米外的安全地點。

  11.2事故現場人員的撤離疏散組通知各崗位人員迅速撤離,撤離時應對人員進行清點,若有未撤離的人員,應由義務消防隊員做好防護后到現場作搜尋。

  11.3非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由應急指揮部下達疏散撤離的指令,按指定的路線進行撤離。

  11.4周邊區域單位、居民人員疏散,由公司應急救援疏散組人員通知周邊區域各單位、各村莊及公司生活區居民按指示的路線進行疏散。

  11.5應急救援人員的撤離,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現事故現場出現危險狀況時(如危化物將要爆炸等),應由現場指揮部下達緊急撤離命令,撤離到指定的區域,同時要將撤離的報告馬上報告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11.6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11.6.1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11.6.2不要在低洼處滯留。

  11.6.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11.6.4疏散時,被疏散人員嚴禁駕駛車輛及騎摩托車。

  12. 危險區的隔離

  危險區內與搶險救援無關的人員應當及時疏散,所涉及的公路應當通知政府有關部門進行斷路,使其改道行駛,直到指揮部下達撤消危險區的命令后,方可使其恢復正常狀態。

  13.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13.1搶險、救援,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所有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防毒口罩,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規定,并高度警覺,服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指令。

  13.2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

  13.3為防止事故擴大,應加大噴灑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殘液的物質使用量,同時將情況上報縣主管部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后,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危險濃度區,并相應調整疏散人員的范圍。

  14. 受傷人員的救治

  14.1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救出后,由公司醫療救護組人員按受傷情況進行分類搶救,現場搶救后,重者立即送醫院治療。

  14.2現場救治方法

  14.2.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著,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14.2.2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14.2.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術。就醫。

  14.4苯對人體的危害

  急性中毒:輕者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輕度興奮、步態蹣跚等酒醉狀態;嚴重者發生昏迷、抽搐、血壓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環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有神經衰弱綜合癥;造血系統改變;白細胞血小板減少,重者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少數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發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細胞性為多見)。皮膚損害有脫脂、干燥、皺裂、皮炎、可致月經量增多與經期延長。

  15. 現場保護和洗消

  15.1現場保護

  由公司應急救援的義務消防隊到達現場后,負責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調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為預防和制定防護措施提供第一手資料。

  15.2現場洗消

  事故現場的洗消由技檢部負責組織實施,現場洗消由車間及義務消防人員負責,做好防護后進入現場,用霧狀水稀釋蒸汽、用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殘液,或用防爆泵移至槽車或者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理。

  16.應急通訊系統

  辦公室、生產車間安裝有固定電話。

  16.1應急電源

  公司有柴油發電機組一臺,能夠保證全公司在出現停電時作為應急電源使用。

  16.2應急照明

  車間及各處重點部位都配有應急照明燈,以備在緊急停電時使用。

  16.3應急救援器材

  16.3.1滅火器材:35公斤的有6具,8公斤的有49具,做到每月查一次,發現壓力不足或有丟失的及時更換。

  16.3.2防護器材:防毒口罩30套,防塵口罩若干。

  16.4保障制度

  16.4.1責任制度

  公司根據各部門的實情制定有安全責任制。

  16.4.2值班制度

  公司建立了公司領導、安全值班24小時值班制度。

  16.4.3培訓制度

  公司建立了新入廠職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制度、轉崗人員培訓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制度以及日常安全教育制度。

  16.4.4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

  對重大危險源實行了承包和監控。

  16.4.5安全檢查制度

  包括現場檢查及消防物資、應急救援器材的檢查、維護和保養。

  16.4.6演練制度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組織一至二次專題演練演練。

  16.4.7外部救援

  16.4.8單位互助的方式

  通過公司辦公室聯系城南街道政府進行救援。

  16.4.9政府協調應急救援力量

  昌平消防支隊。

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潜山县| 沛县| 延寿县| 西昌市| 饶阳县| 安溪县| 盐源县| 镇巴县| 罗山县| 前郭尔| 白玉县| 贵定县| 织金县| 贵州省| 榆社县| 根河市| 定襄县| 定州市| 东乌| 东乡族自治县| 常宁市| 田东县| 习水县| 老河口市| 沅江市| 菏泽市| 威海市| 虞城县| 修武县| 三河市| 商南县| 大埔县| 金华市| 苗栗县| 五指山市| 鱼台县| 长泰县| 融水| 勐海县| 尚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