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警
井下發生瓦斯煤塵事故時,礦調度室、通風調度室要迅速報總公司調度室和通風調度室。總公司調度室要負責記錄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井下被困人數等詳細情況,并立即匯報總公司調度室值班長及指揮部相關人員。
2.響應級別確定
瓦斯煤塵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下落不明時,總公司指揮部總指揮決定啟動總公司重特大瓦斯煤塵事故應急處理預案,調度室要立即通知預案的相關單位及人員立即到調度室集合。
3.應急啟動
相關人員接到調度室的電話時,要立即趕到總公司調度室,接受總指揮命令,按各自職責開展搶救工作。由總公司總工程師帶隊,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協助事故搶救及處理工作。
4.救援行動
救援工作由礦長負責統一指揮,發生事故后礦長要迅速組織人員開展救災工作。
(1)撤人
①井下發生災害后,在礦山救護隊及醫護人員未到達之前,職工應迅速組織自救和互救,要佩戴自救器,按照瓦斯煤塵事故避災路線,迅速撤至新鮮風流中直到地面。在撤離時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
②遇到無法撤退時,應迅速進入躲避硐中(或進入臨時構筑避災硐室)等候營救。
③礦調度室要迅速核查人井人員、上井人員和被困人員的數量及被困人員姓名。
(2)偵察
救護隊到達礦山后,首先應組織人員進行偵察工作,準確探明事故性質、原因、范圍、被困人員可能的位置,以及巷道通風、瓦斯等情況,為指揮部制定搶救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3)制定搶救方案
①待偵察清楚災情時,礦長要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救災方案。
②制定方案的原則:
a.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時救助遇險人員,盡量減少人員傷亡。
b.要設法切斷災區電源,同時要保障實施救援工作所需電源的供給。
c.在確認無二次爆炸可能時,要及時恢復破壞的巷道和通風設施,以恢復正常通風。
d.發生煤(巖)與瓦斯突出時,對充滿瓦斯的主要巷道應加強通風,迅速按規定將高濃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風道中排出礦井,迅速恢復正常通風。
e.救災指揮部應根據事故地點、范圍,迅速決定是否改變礦井通風方式或局部反風;為保證人員呼吸,原則上不得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行。
(4)搶救
①處理事故時,應在災區附近的新鮮風流中選擇安全地點設立井下基地。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井下基地應盡量靠近災區。
②井下基地要鋪設通往指揮部和災區的電話,設置必要的裝備和救護器材,并由專人經常檢查基地風流和氣體變化情況。
③處理事故時,進入災區的礦山救護隊員人數不得少于6人,要攜帶必要的技術裝備。
④救護隊員除佩戴氧氣呼吸器外必須攜帶一定數量的隔絕式自救器,發現被困人員后,首先將其搶救脫險。為了防止二次爆炸,發現火源應立即撲滅,并切斷災區電源。
⑤當有爆炸危險時,必須將全部人員立即撤到安全地點,然后采取措施,排除爆炸危險。否則,指揮部必須采取保證安全作業的措施。
5.擴大應急
災情較大或救護人員有困難時,總公司指揮部可向外求援,啟動上一級預案。
6.應急結束
(1)待人員全部救出,通風系統恢復后,由礦調度室向總公司調度室進行匯報,總公司指揮部總指揮下達應急結束的命令,全體搶救人員才可撤離。
(2)應急結束后,事故單位、工會、安監局、通風處、勞資處、保險公司等部門參與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
(3)總公司技術組協助制定恢復礦井正常通風和恢復正常生產的計劃,由事故單位組織實施。
(4)為完善預案,生產處調度室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總結評審工作。
7. 自救措施
據調查統計,礦井下發生煤塵爆炸時,多數遇難人員直接死因并不是爆炸和燃燒,而是有害氣體和缺氧引起的中毒和窒息。所以,發生煤塵爆炸時,自救措施要果斷及時,方法得當,盡可能減少傷殘和死亡的發生。
(1)煤塵爆炸后,立即戴好自救器。如沒有準備自救器,最好用濕毛巾快速捂住鼻口,就地臥倒,如邊上有水坑,可側臥于水中。
(2)聽到爆炸時,應趕快張大口。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避免爆炸所產生強大沖擊波擊穿耳膜,引起永久性耳聾。
(3)煤塵爆炸后,切忌亂跑,井下人員應在統一指揮下,情緒鎮定,向有新鮮風流的方向撤退或躲進安全地區,注意防止二次爆炸或連續爆炸的再次損傷。
(4)在可能的情況下,撤離險區后及時向井下調度、礦調度和局調度報告。
(5)當聽到或看到瓦斯爆炸時,應面背爆炸地點迅速臥倒,如眼前有水,應俯臥或側臥于水中,并用濕毛巾捂住鼻口。距離爆炸中心較近的作業人員,在采取上述自救措施后,迅速撤離現場,防止二次爆炸的發生。
上一篇:電爐裝料兌鐵爆炸應急救援預案
下一篇:煤粉著火與爆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