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特征 | 事故類型和 危險程度 | 灼燒傷事故:危險程度極高,造成火災、噴爆、設備設施受損及人員傷亡事故。 |
事故征兆 | 鑄件型腔內鋼液向外噴濺,并伴隨爆炸聲(跑火鋼液堵塞氣路所致);大量鋼液流出鑄件型腔,有較高的火苗竄出(鋼液引燃所有附著物所致);型腔內鋼液液面高度突然急劇下降(底床跑鋼)等征兆。 | |
事故發生區域 | 造型現場澆注場所 | |
事故發生崗位 | 造型工,澆注工、技術指揮、生產主管。 | |
事故發生季節 | 無季節性 | |
應急組織與職責 | 應急小組 | 組 長:主管安全生產領導 |
副組長:當班負責人 | ||
成 員:現場作業人員 | ||
應急小組職責 | 1.鑄件澆注前,做好應急措施及檢查應急物品準備。 | |
2.現場組織指揮,實施救援行動。 | ||
3.向上級匯報事故情況或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 ||
應急成員職責 | 1.組長負責全面協調指揮工作。 | |
2.副組長負責現場全面指揮,負責人員疏散引導和安全防護救護,逐級上報災情,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 ||
3.所有成員負責安全防護及負責協助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組長對事故救援方案實施。 | ||
4.部門安全員負責協助副組長實施營救及后勤物資供應。 | ||
5.如有副組長因事不在現場,臨時由組長指定負責人。 | ||
6.根據分工進行搶險、自救和避災。 | ||
應急處置 | 處置程序: | |
1.發生跑鋼時,所有操作人員立即撤離澆注平臺。 | ||
2.將危險區域或將要處于危險區域的氣瓶等高溫可引發爆炸的物品,及時吊離危險區,防止引發其他滋生事故。 | ||
3.在跑鋼程度不大的情況下,用預先準備的物品(型砂、冷鐵等)對跑鋼位置進行填堵,防止事態擴大。 | ||
3.在發生人員傷害的情況下,及時將傷員移至安全位置,同時撥通120等待專業救護。 | ||
4.逐級上報,啟動《鑄件澆注應急救援預案》。 | ||
5.現場人員積極參與救援,維持現場秩序、疏通安全通道,保護好事故現場。 | ||
應急物資存放處 | 車間材料組及造型工段現場。 | |
聯系方式 | 應急電話:******** |
下一篇: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