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險后立即發出求救信號。冒頂對人員的傷害主要是砸傷、掩,埋、隔堵。冒落基本穩定后,遇險者應立即采取呼救,敲打(如敲打物料,巖塊,可能造成新的冒落時,則不能敲打,呼叫)等方法,發出有規律不間斷的呼救信號,以便救援員了解災情,組織力量進行搶救。
4、遇險人員要積極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冒頂后的煤矸、物料等的埋壓得人員,不要驚慌失措,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切記采用猛烈的方法脫險,以免造成事故擴大,唄冒頂隔堵的人員,應在遇險地點維護好自身的人員安全,構筑的脫險的通道,配合外部的營救工作,為提前脫險提供良好的營救條件。
二、獨頭巷道迎頭冒頂被堵人員避災自救措施
1、遇險人員要正視以發生的災害,切記驚慌失措,堅信礦領導和同志們一定會積極組織營救,應迅速的組織起來,主動聽從班組長和有經驗的老員工指揮。團結協作,盡量減少隔堵區的氧氣消耗,有計劃的使用飲水,食物和礦燈等。做好較長時間的救災準備。
2如人員被困地點有電話,應立即用電話匯報災情,遇險人數和計劃采取的避災自救措施;否則,應用敲擊鋼軌、管道和巖石等方法,發出有規律的信號,并每隔一段時間敲擊一次,不間斷的發出信號,以便營救人員了解災情,組織力量進行搶救。
3、維護加固冒落地點和人員躲避出的支架,并經常派人檢查,以防止冒頂進一步擴大,保證避災時的安全。
4、如人員被困地點有壓風管,應打開壓風管給被困人員輸送新鮮空氣,并稀釋被隔堵空間的瓦斯濃度。但要注意保暖。
5、合理使用自救器,金蓮延長使用時間
第五章 事故調查處理和后期處置
當遇險人員全部得救,遇難人員情況清楚,事故現場得到控制,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后,經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和批準,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
第一節 事故原因調查
1、初步查明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
2、事故發生后由發生地上級部門或政府機構組織臨時事故調查組,通過現場調查取證,查明事故原因,確定傷亡人數、事故性質及事故級別,礦屬各單位要積極配合。
3.成立事故聯合調查組,開展調查處理,根據事故級別,重特大事故由安全監察局牽頭,公司,礦及相關部門按要求參加聯合調查組協助事故調查處理。
第二節 后期處置
1.善后處理
發生事故后要全力接受相關部門的指導、協助、督促,全面搞好善后處理工作,盡快消除事故影響,保證社會穩定,盡快恢復正常秩序。
2,發生事故后,辦公室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整理和受害人員保險及其他理賠清理工作。
3、責任追究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與煤礦事故搶先救災的義務。凡不履行義務或借故不參加的將視情節輕重和責任大小追究相關部門領導和個人的責任。
第三節 工作總結和評估
當應急響應結束后,煤礦應認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類似事故發生。
各級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負責收集整理應急救援工作記錄,方案、文件等資料。并對應急救援過程和應急救援保障等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提出改進意見,并在應急相應一個月內,將總結評估報告報指揮部。
第六章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和修改補充
第一節 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
為了保證應急救預案切實發揮作用,在緊急情況下,現場應急處理指揮小組和應急救援人員都要明確,做什么,怎么做,誰來做及相關法規所列出的事故危險和應急責任,在平時就必須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并定遠 2010年7月份擇機對所有井下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其培訓內容包括如下幾項:
1、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滅火步驟的訓練
2、熟悉消防器械和消防水系統的位置
3、個人的防護措施,防毒面具的使用
4、急救方法的培訓,急救藥物的使用
5、對危險源的突顯特征的辨識,危險標志的辨識和如何設置危險標志
6、緊急情況下如何安全疏散人員,保護事故現場
7、熟悉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和本人的職責
8、應急救援的團結協作意識
第二節 員工的應急響應培訓
定于2010年8月份擇機對所有的井下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使每個員工都了解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最快最有效的報警,并積極配合救援工作。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基本知識普及內容包括
1、預案的作用
2、本區域的危險因素及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
3、事故的預防措施
4、發生事故時相關人員的責任
5、發生事故時如何報警
6、自救與互救知識
7、指揮信號的識別
8、疏散的路線
第三節 社區和周圍人員應急知識的宣傳周邊社區宣傳安全常識,尤其是本單位可能發生事故的安全常識,一是有利于在事故發生的時候,即使對周邊社區有影響的情況下,社區居民可以自救,自保。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尋求周邊居民中的青年幫助做一些簡單的救援工作。主要選出內容:
1、日常安全常識
2、事故判斷常識
3、緊急避災常識
4、自我保護常識
5、滅火常識
6、緊急救護常識
第四節 演練的目的
演練的目的在于驗證預案的可行性和符合實際情況的程度及提高救援隊伍的實際救援能力,即:
1、通過演練可以檢查應急救援隊對預案熟悉和成員之間的配合程度;
2、通過演練可以檢驗和測試應急設備的可靠性,使救援隊伍掌握相關裝備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實際技能及熟練程度,培養頑強的戰斗精神;
3、檢驗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應急救援能力,這里包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隊救援能力和群眾對應急響應能力
4、通過演練可以發現預案中存在的問題,為修正預案提供實際資料
第五節 演練范圍
演練的范圍可分為:單項訓練、部分訓練、綜合演練
1單項訓練
單項訓練是為了有針對性的完成應急救援任務中的某個單項科目而進行基本操作。如個人防護訓練、通訊訓練、傷員救護訓練,消防訓練等單一科目訓練,他是局部演練,他還是全面綜合演練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單元,也是部分訓練,綜合演練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只有搞好個人單項訓練,才能順利的進行到下一步的演練,由于是單項訓練,時間上可以靈活掌握。
2、部分演練
部分演練是檢驗應急救援任務中的某個科目,某個部分準備情況,同應急單位之間的協調程度而進行的基本工作。
3、綜合演練綜合演練是檢驗指揮部的指揮、協調、能力和救援能力及其配合情況,各種保障系統的完善情況及群眾的避災能力等。
原擬定于2010年8月5日進行演習,以提高領導現場應急指揮協調能力和應急救援隊的響應速度演練時根據危險源評估項目中最不安全的項目,有針對性的演練,比如有毒有害氣體中毒,大面積冒頂。
第六節 演練組織大地精煤礦的應急預案演練,平時以單項訓練為主,事故在應急指揮部的指揮和安排下進行。在進行演練前,應確定演練項目,確定考核評價人員。救援隊的每個隊員都應該參加,并讓擔任主要任務的人最好的不同的演練科目中承擔多個角色,從而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實際的鍛煉。
評價小組應對演練的每一個程序進行考核評價,演習后與演習者共同進行評價和總結。
演習后的講評是每個演習者的再次學習和全面提高的好機會,要求每個演習者都要參加演習后的講評,地組織指揮者來說,通過講評可以發現事故救援預案中的問題,并可從中找到改進的措施,把預案提高到以新的水平。
第七節 預案的修訂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根據編制時對危險源的評價,事故的預測結果,煤礦人員現狀和實際情況為依據編制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危險源的狀況(種類、數量)、采煤方法的改進及人們對事故的認識水平,另外還有煤礦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的變動,都會使得預案與實際情況不符合,為此指揮部每年都應該組織人員對本預案進行一次審查,并針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做進一步的修訂。審查修訂后的預案應及時下發通知相關人員。附圖
1、通風、避災系統圖
2、防塵、排水、防滅火、壓風系統圖
3、井上下供電系統圖
4、安全監測,通訊系統圖
5、井上下對照圖
序號 | 備品名稱 | 規格型號 | 單位 | 數量 | 存放地點 | 負責人 |
1 | 自救器 | 臺 | 50 | 材料庫 | 王大軍 | |
2 | 電纜、開關 | 全套 | 套 | 1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3 | 防護手套 | 套 | 10 | 小型材料庫 | 王大軍 | |
4 | 滅火器 | 個 | 50 | 材料庫 | 郗重 | |
5 | 擔架 | 副 | 2 | 材料庫 | 孫海龍 | |
6 | 急救藥箱 | 套 | 5 | 材料庫 | 孫海龍 | |
7 | 15kw*2對旋風機 | 臺 | 2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
8 | 600風筒 | 米 | 500 | 機電材料庫 | 王大軍 | |
9 | 30kw排污泵 | 臺 | 5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
10 | 水管(3寸塑料管) | 米 | 1000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
11 | 管接頭 | 個 | 50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
12 | 3寸節門 | 個 | 50 | 機電材料庫 | 郗重 | |
13 | 雨衣、鐵鍬 | 個 | 30 | 機電材料庫 | 王大軍 | |
14 | 沙袋 | 個 | 30 | 材料庫 | 王大軍 | |
15 | 木材 | 1500*120*120mm | 個 | 100 | 材料庫 | 王大軍 |
16 | 撬棍 | 1.8m | 個 | 10 | 材料庫 | 王大軍 |
下一篇:煤氣公司燃氣突發事故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