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保護

2010-02-0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前言

  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一次能源中69%靠煤炭,煤炭產量關系著國家的能源安全,近年來,對由礦難產生的“紅傷”己引起廣泛重視,但塵肺病等煤礦職業危害引起的“白傷”仍被忽視。筆者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越來越多職業病患者,一些患Ⅲ期塵肺病的老礦工從一樓走到五樓,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這種場面深深震憾著筆者,本文謹就筆者所認識的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及保護提出窺管之見。

  2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現狀

  煤炭行業職業危害主要包括粉塵、毒物、噪聲、振動、高溫高濕五大類,矽肺、電焊傷害及噪音傷害被稱為煤炭行業的三大職業危害,其中以粉塵危害造成的塵肺病最為嚴重。

  2,1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因素危害種類

  2,1,1粉塵

  在煤炭開采中,無論是露天開采還是井下開采,掘進、回采、提升運輸等生產過程以及地面煤臺和發運站大部分作業環境中,均能產生粉塵,而且井下作業空間狹小,煤礦工人長期在粉塵環境中工作,可引起各種疾病,如塵肺病、肺氣腫、塵源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危害最大的是塵肺病(矽肺、煤肺等)。

  2,1,2毒物

  包括金屬及非金屬化合物,如鉛、汞、砷化氫及其化合物,這些在成煤階段就摻雜在煤層中的,還有一些是煤炭長期賦存生化反應所產生的有機化合物,如三硝基甲苯、苯及其化合物等,雖然只是少數,但礦工長期在狹小空間內直接接觸這些物質,仍然會造成慢性中毒而且后果比較嚴重。

  2,1,3振動與噪聲

  長期在強噪聲下工作,內耳聽覺器官不斷受到強噪聲刺激,暫時性聽力偏移轉化為永久性聽力偏移,甚至導致噪聲性耳聾,還可能引起頭暈、頭痛、精神疲倦、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候群。長期接觸振動會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肌肉系統和骨組織產生不良影響,而且還可以對內耳調節平衡功能和胃腸蠕動以及血壓產生不良影響。

  2,1,4高溫高濕

  工人在高溫條件下作業主要的生理功能改變表現為體溫調節功能失調、水鹽代謝紊亂、血壓下降,嚴重時可導致心肌損傷、腎臟功能下降、中樞神經系統運動區受抑制。高濕的工作環境則使工人的兩手等處發生皮膚糜爛,同時也容易誘發皮膚病。

  2,1,5不良體位(姿勢)

  不良體位(姿勢)對工人的影響在發達國家已經引起高度重視,在我國仍處于研究的起步階段,還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由于煤礦井下作業空間狹小,工人經常在不良體位(姿勢)下工作,不適當的強迫性體位或工具很容易引起工人的職業性肌肉骨骼損傷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勞和全身疲勞,反復緊張性損傷和腰背痛等。

  2,2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傷害數量及原因

  2,2,1統計數據

  據衛生部發布的統計數據,2007年。全國共診斷各類職業病14.296例。其中,塵肺病10.963例,占新職業病病例總數的76.69%,而塵肺病中89.37%的病例為煤工塵肺和矽肺,報告職業病病例數名列前三位的行業依次為煤炭、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分別占總病例數的45.84%、10.12%和6.38%。截至2007年底,累積報告的塵肺病例627405例,而塵肺病例中約50%是來自煤礦。據不完全統計,僅國有重點煤礦每年新增塵肺病患者近5000例,平均每年死亡2500人以上。從2009年9月2日,國家安監局等四部門聯合召開的“粉塵與高毒物品危害治理專項行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近20年,每年平均新增塵肺病病例超10000人。國家疾病控制中心對國有大型煤礦的抽樣調查測算,全國每年因塵肺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80億元人民幣,間接損失更是高達四五百億元人民幣。塵肺病例數據分析還表明,塵肺病發病工齡正在縮短。最短接塵時間不足三個月,平均發病年齡40.9歲,最小發病年齡20歲。21.49%的病例實際接塵工齡在10年以下。

  2,2,2原因

  (1)企業重視不夠是直接原因。煤礦工作條件十分復雜,水、火、瓦斯、煤塵、頂板五大自然災害嚴重威脅著煤礦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礦企業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往往只是針對易于直接構成煤礦工人生命安全威脅的“五大”自然災害的防范,而忽視了職業危害。突出地表現在:對職工的職業健康保障投入嚴重不足。如不按國家有關要求對職工實行定期健康檢查、職業病診斷與治療;礦井綜合防塵設施嚴重缺失;未提供給從業人員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等等。

  (2)個人認識不足是間接原因。隨著全社會用工制度的變革,各地煤礦大量招聘農民工,特別是鄉鎮小煤礦幾乎是農民工的世界。我國現有煤礦工人700萬左右,井下工人有500多萬,其中85%是農民工。由于農民工的文化程度低,對保障自身的安全與健康的基本條件認識不足,自我防護意識差,另外農民工的頻繁流動性,許多農民工在離開煤礦后,身患的職業病癥狀才反映出來,得不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近幾年塵肺病大量向農民工身上轉移便是佐證。

  3煤炭行業職業危害保護工作面臨的問題

  (1)對職業危害保護工作的重視不夠。國有煤礦作業點的粉塵監測率不到50%,鄉鎮煤礦則更低,有的根本就不檢測,礦區職業病防治力量薄弱,導致小病拖成大病。

  (2)對職業危害保護工作措施落實不力。《職業病防治法》已實施7年了,而其中規定的“前期預防”、“職業病診斷與職業病病人保障”、“監督檢查”、“法律責任”等5個章節中的各項措施和要求,目前就連國有大型煤礦都沒有落實,地方煤礦和鄉鎮煤礦更是一片空白。

  (3)對職業危害保護工作投入嚴重不足。企業在職業危害保護上投入不足,導致保護措施難以落實。由于現階段用工方式的多樣化,煤炭企業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和按規定建立健康檔案、不參加工傷保險的問題仍然存在。統計結果顯示,即使國有煤礦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率也僅在30%左右,鄉鎮煤礦的健康檢查率僅有17%左右。

  4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保護對策

  做好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保護工作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本著“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在預防”的原則,采取有效措施。

  4,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職業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從以控制傷亡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轉變,提高政府和企業領導對該項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煤礦領導和職工開展職業危害防治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促使其增強煤礦職業危害防治意識,保證職業危害保護的資金投入,并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職業危害保護職責,提高職工的職業衛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同時,要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

  4,2配備專業人員做好職業危害保護工作。在煤礦企業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盡快在國有煤礦建立職業危害防治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定期檢查職業危害防治規劃措施的進展情況。

  4,3完善制度,強化落實。煤礦企業要健全粉塵監測、防塵、防毒等設施及儀器儀表的使用維修管理、作業環境安全衛生檢查、職業危害防治工程項目及職業病的統計、分析、上報等職業危害保護工作制度。強化制度的落實,切實做好職業危害保護工作。

  4,4抓住源頭,標本兼治。一是要強化源頭治理,加強井下現場管理,按照國家規定對生產性粉塵和粉塵中游離SiO=含量、生產性毒物、噪聲、放射線及其他有害物理因素等進行定期監測。建立健全防塵系統,完善綜合防塵措施,實施煤體注水、掘進和回采均采用濕式作業,在回風巷道和產塵作業點設置噴霧降塵等綜合防塵技術,控制粉塵危害程度,改善小煤礦井下作業環境,實現煤礦生產由安全型向健康型的轉變。二是做好措施保障,加強科技裝備。積極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生產工藝和管理方法,逐步淘汰技術落后、浪費資源及職業危害嚴重的工藝、裝備。完善煤礦企業的職業危害保護制度、防治設施、應急救援預案、勞動保護等工作,做好“安全設施與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制度的落實,配齊勞保用品,制定并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并進行經常演練。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建立職業危害防治工作長效機制,從源頭上減少和控制職業危害因素的產生。

  5結語

  煤礦工人的辛勤勞動為社會提供了光和熱,他們被譽為“光明的使者”,但他們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流汗流血,相當一部分還受著職業病的折磨。因此,煤炭行業勞動者職業危害保護工作,任重道遠。以“粉塵與高毒物的危害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通過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努力,創建和諧、健康。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源县| 错那县| 淮安市| 广饶县| 唐山市| 紫金县| 鄂伦春自治旗| 海门市| 平果县| 化德县| 汝南县| 泸西县| 唐海县| 科尔| 兴安县| 兰州市| 海兴县| 肥东县| 顺昌县| 武穴市| 罗平县| 昭通市| 环江| 娱乐| 游戏| 和硕县| 龙胜| 叙永县| 县级市| 四平市| 漳州市| 德化县| 新乐市| 南木林县| 千阳县| 铅山县| 缙云县| 赤峰市| 正宁县| 永春县|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