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頻磁場的產生
1.氬弧焊、等離子弧焊割和電子束焊
氬弧焊、等離子弧焊割和電子束焊時,常用高頻振蕩器來激發引弧,有的交流氬弧焊機還用高頻振蕩器來穩定電弧。焊接通常使用的高頻振蕩器的頻率為200~500KHz,電壓2500~3500V,高頻電流強度3~7mA,電場強度約140~190V/m。我國現行高頻電磁場的參考衛生標準規定8小時接觸的允許輻射強度為20 V/m。據測定,手工鎢極氬弧焊時,焊工各部位受到的高頻電磁強度均超過標準,其中以手部強度最大,超過衛生標準五倍多。如果只是引弧時使用高頻振蕩器,因時間短,影響較小,但長期接觸也是有害的,必須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
2.感應釬焊
高頻感應加熱電源在工作過程中高頻電磁場泄漏嚴重,對其周圍環境構成嚴重電磁波污染,主要表現為無線電波干擾和對人員身體健康的危害兩個方面,污染的強度和高頻電源的功率成正比。
二、高頻磁場對人體的危害
電磁場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能對人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1.不同頻率對人體的傷害
1高頻磁場輻射
高頻電磁場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障礙和交感神經緊張為主的植物神經失調,主要影響是神經衰弱綜合癥,多以頭痛頭脹、失眠多夢、疲勞無力、記憶力減退、心悸最為嚴重,其次是頭痛、四肢酸疼、脫發、多汗、消瘦等癥狀。此外,通過體檢還發現心血管系統有某些改變現象,例如:心電圖方面出現心動過緩及心律不齊等。
2微波輻射 微波輻射人體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被吸收的微波輻射能量使組織內的分子和電介質的電偶極子產生射頻振動,媒質的摩擦把動能轉變為熱能,從而引起溫升。
人員受到微波輻射后,神經衰弱癥狀比較嚴重,主要以頭痛、記憶力減退及失眠者為最多。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心前區疼痛、心肌供血不足等,血色素、血細胞及血小板減少,還可以導致白內障的發生。
2.影響傷害程度的因素
1電磁場強度 發射源功率愈大,與發射源的距離愈近,電磁場強度越大,對人體的傷害愈嚴重。金屬物體在電磁場的作用下,會感應出交變電流,并產生交變磁場,造成所謂二次發射,由于二次發射可以改變空間電磁場的分布,使某些地方的電磁場強度增高。由于高頻設備參數調整不當,布局又不合理,或屏蔽和接地不完善,都會造成輻射加強,電磁場的強度增高。
2電磁波頻率 一般情況下,長波對人體的傷害較弱,隨著波長的縮短,對人體的傷害加重。
3作用時間與周期 作用時間愈長,即暴露的時間愈長,對人體的影響程度亦愈嚴重。對作用周期來說,作用周期愈短,影響也愈嚴重。受到電磁場輻射的時間愈長,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就愈突出。
4與輻射源的距離 電磁波輻射強度隨著與輻射源的距離的加大而迅速遞減,對機體的影響也迅速減弱。
5振蕩性質 在其他參數相同的情況下,脈沖波對機體的不良影響,比連續波嚴重。
6現場環境的溫度和濕度 溫度愈高,人體所表現出來的癥狀愈突出;濕度愈大,愈不利于散熱,同樣不利于人身的健康,它們對電磁波輻射到人身的傷害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對作業場所的溫度和濕度加強控制,是減少電磁波對人身傷害的一個重要手段。
7人員情況 女性對電磁波輻射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少年兒童。
8其他危害 強的電磁輻射會對一些可燃性油類或可燃性氣體造成燃燒或爆炸,危及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
二、電磁場的防護措施
1.電磁屏蔽
電磁屏蔽的目的在于防止電磁場的危害,使其輻射強度被抑制在允許范圍內。所謂屏蔽,就是采用一切技術手段,將電磁輻射的作用與傷害局限在指定的空間范圍內。屏蔽是防止電磁輻射的關鍵,最好的屏蔽是密封金屬屏蔽包殼,其包殼要良好接地。
氬弧焊的引弧與穩弧措施盡量用晶體管脈沖裝置,而不用高頻振蕩裝置,或僅用來引弧,電弧引燃后,立即切斷高頻電源。采用細銅質編制軟線,套在電纜膠管外邊(包括焊炬內及通至焊機的導線),作屏蔽電纜和導線,并將其接地。因高頻振蕩電路的電壓較高,要有良好而可靠的絕緣。并適當降低振蕩頻率,改變電容器及電感參數,將振蕩頻率降至30KHz,減少對人體的影響。等離子弧焊接和切割的引弧頻率選擇在20~60KHz,轉移弧引燃后,應立即可靠地切斷高頻振蕩器電源,以減少高頻在磁場產生的時間。
感應釬焊時,對高頻加熱電源最有效的防護是對其泄漏出來的電磁場進行屏蔽。通常是采用整體屏蔽,即將高頻設備和饋線、感應線圈等都放置在屏蔽室內,操作人員在屏蔽室外進行操作。屏蔽室的墻壁一般用鋁板、銅板或鋼板制成,板厚一般為1.2~1.5mm。操作時對需要觀察的部位可裝活動門或開窗口,并且要用40目(孔徑0.450 mm)的銅絲屏蔽活動門或窗口。另外,對于功率較大的高頻設備還可用復合屏蔽的方法增強防護效果。
2. 個體防護
對有些作業場所,如果不能有效地實施屏蔽吸收技術或由于輻射強度過高,射頻輻射能部分地透過墻壁而污染其他工作場所時,須采取一定的個人防護措施,保護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比如穿具有屏蔽機能的金屬—非金屬復合衣,戴防護頭盔等。
3. 高頻接地
高頻接地是將高頻場源屏蔽體或屏蔽體部件和大地之間連接,形成電氣通路,使屏蔽系統與大地之間等電位分布。
1由于射頻電流的集膚效應,要求屏蔽體的接地系統表面積要足夠大。
2為保證低的阻抗,接地線要盡量短。且其長度應避開1/4波長的奇數倍。以寬100mm的銅帶為好。
3接地方式有埋銅板、埋接地棒、埋格網等形式,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求有足夠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
參考文獻
1.盧屹東等,焊工工藝學 ISBN:978—7—121—04752—7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7.9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職業安全技術培訓中心,金屬焊接與切割作業 ISBN:7—80099—934—3 中國三峽出版社 2005.8
3.劉云龍,焊工技能 ISBN:978—7—111—21992—7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5
上一篇:防護眼鏡和面罩使用注意事項
下一篇:個人墜落防護系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