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我曾在煤礦安全部門工作過幾年時間。回想當年的工作情景,已沒有太多印象,但惟有一次獨自秘密查崗的經歷,至今難忘。
那天早上,部門領導臨時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在早班工人下井之前,先到井下三采區各采煤工作面跑一趟,檢查瓦斯牌板上的填寫情況。原來,近期有職工反映,個別瓦斯檢查員上晚班不下井或者偷懶故意漏檢施工地點,過后再讓上早班的同事“代勞補火”。為此,部門領導曾找一些瓦斯檢查員問話,但他們個個拍胸脯說,絕對沒有這回事。
接到任務,一看手表,早上7點35分,離8點半早班職工下井還有近一個小時,我很快換好衣服下井趕到大巷。由于時間太早,三采區的早班人車還沒有開,為了趕在早班工人前面,我加快速度只用10來分鐘就走完了千多米長的負370平巷。
由于工作性質,我對三采區非常熟悉,什么軌道上山、放水下山、石門中巷、風巷運道,了如指掌,所以行走前腦子里就已規劃好了最佳路線。當時三采區有2個回采隊、2個掘進隊,分別在負370、負330、負300三個水平施工。為了趕時間,我從放水上山先到負330,然后再上到負300水平。由于當時大約是8點鐘,上晚班的職工已出班,而上早班的人還沒有來,整個采區沒碰到一個人,心里真有點害怕。
8點30分,我終于跑完了采區的2個工作面和5個掘進頭,記錄了各施工地瓦斯牌板上的真實情況。從軌道上山下來,正好碰到早班第一趟人車進來,一些相識的工友問我,怎么這么早就下來了?我笑而不答。
事后,據說2名工作不負責的瓦斯檢查員受到了處分。從那以后,瓦斯檢查員的“晚班現象”得到了根治。
想想如今各種形式的安全檢查不少,但大都有些過于張揚。我認為,有些安全檢查能否也隱蔽點進行,這樣收到的效果或許會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