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許多次選擇,而我在選擇中卻常常拿不定主意,直到有一次親身經歷了一件有關安全50%與100%的事,才懂得了如何選擇。
那時我剛到造氣二樓工作,在一次緊急停車中,我和一位同事接到指令去封洗氣塔出口水封,只見那位同事又穿雨靴,又系安全帶,還拿著“F”扳子,我當時認為他真有點“小題大做”,輕蔑地笑了一下,拿起手套便沖出了操作室。他在后面大聲地喊我,我也沒理睬他,直奔12#爐洗氣塔,爬到了指定的位置,起勁也關閉截止閥,可是關了幾圈,再也關不動了。我急得滿頭大汗,惟恐關慢了會發生事故,于是猛地一用力,不想一腳踩空,從一米多高的閥位上摔了下去,頓時一股疼痛傳遍了我的全身,幸虧沒有傷到筋骨。這時我的那位同事已經干完了自己的工作,迅速趕過來幫助我關上了該閥。
事后我悄悄地問他:“你為什么準備得那么細呢?”他說:“這就是一個對工作是否注重安全的問題。我做好了一切準備,沉著、不蠻干,是100%的把握,而你呢?只是想著盡快處理惟恐發生事故,沒有考慮其它的問題,一切都是未知數,充其量只有50%的把握。一個是能平衡地把握住工作質量和安全質量,一個是不明確情況,只是貿然行動,遇到這兩種情況,我選擇能把握住的,這可是我多年用教訓換來的經驗呢。”
這件事雖然不大,但給我的印象實在太深了,以至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在琢磨其中的奧妙。現在我終于能將親身的體驗總結成理論了,這就是:在對待安全的問題上,一定要抓住那多出來的50%的把握。當時我的那位同事恰恰就是抓住了這個相比之下多出來的50%的把握,所以他順利、安全完成工作任務的可能性也比我多了50%。
仔細想想,既然把安全視為生產的“重心”,那么在追求“重心”時的選擇就應抓住那相比之下多出來的50%的把握,順利或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會多出那可貴的50%來,個人、企業的安全必將因此得到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