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委關于印發(fā)《國防科技工業(y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導意見》的通知
科工安[2003]1280號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防科工委(辦),各軍工集團公司,委管各單位: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和國家其它法律法規(guī)有關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規(guī)定,針對目前一些單位在制定重、特大事故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內容不統一、針對性不強、措施不落實的情況,我們制訂了《國防科技工業(y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導意見》,現印發(fā)給你們,請轉發(fā)所屬企事業(yè)單位,并結合本地區(qū)、本單位實際,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管理和實施工作中參照執(zhí)行。
2003年12月29日
國防科技工業(yè)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指導意見
為了對生產安全事故實施迅速、有效的救援,防止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擴大,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六十八條、六十九條規(guī)定和國防科技工業(yè)的實際,各地國防科工委(辦)和各軍工集團公司應根據各自的職能制定重、特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國防科技工業(yè)各企事業(yè)單位應制定本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企事業(yè)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企事業(yè)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指從事科研、生產經營活動的企事業(yè)單位,針對本單位存在的現實危險和有可能發(fā)生的生產安全事故,在積極預防的基礎上,為避免和防止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擴大而實施應急救援的組織方案和行動計劃。?
(一)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原則?
1?應根據本單位危險源的特點編制,要有較強的針對性。?
2?救援措施、避險要領應簡潔明了,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3?企事業(yè)單位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應遵循企業(yè)自救與社會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二)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
1?危險源辨識及評價結果。?
2?事故類型及可能造成的危害分析。?
3?事故應急救援及緊急避險措施。?
4?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救援隊伍及職責分工。?
5?事故應急救援器材、裝備。?
6?需請求社會救援的事項。?
7?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的考核評價標準。?
8?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NextPage]
(三)應急預案制定的基本程序及要求?
應急預案的制定是針對各項事故應急措施(含信息)、程序和行動計劃的文件化過程。預案的制定應按如下程序及要求進行。?
1?危險源評估。通過辨識危險因素和危險部位,確定危險(危害)類型。?
2?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事故類型與危害分析是在危險源評估的基礎上對其可能發(fā)生的危害類型進行分析認定,從而科學地預測可能發(fā)生事故的類型及事故產生危害的大小,以此作為制定事故應急措施的依據。?
3?制定應急措施。根據不同的事故類別、事故危害等,研究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對可能發(fā)生無法直接施救或可產生較大次生災害的事故要給予特別關注,制定緊急疏散等應急措施,防止盲目施救導致傷亡擴大。?
4?根據事故應急措施需要,制定應急救援裝備、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搶險器材設備、人員防護裝備、通訊設備、救護器材設備的種類和數量等。?
5?制定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方案,并明確職責分工。保證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指揮機構在發(fā)生事故時能根據事故狀況實施有效的協調指揮;應急救援隊伍能夠實施有效的應急搶險、排險、救援、救護等工作。?
6?分析確定需社會救援的事項。為了在發(fā)生重、特大事故時能夠及時得到有效的社會救援支持,應依據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型及危害,分析確定需要社會救援的事項,納入預案管理。
7?制定有關人員培訓內容和預案演練考核標準。為使應急指揮人員和救援隊伍掌握應急指揮與救援要領,危險崗位工作人員掌握事故狀態(tài)下應急搶險或避險逃生的要領,應研究制定相關培訓內容和預案演練考核標準。?
8?形成預案。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經過專家評審和領導審批后,作為執(zhí)行性文件。
企事業(yè)單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報集團公司、各地國防科工委(辦)和當地人民政府及當地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備案。?
(四)預案措施的落實與管理?
應急救援預案確定后,企事業(y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組織預案措施的落實工作。?
(五)預案演練?
預案演練是保證一旦發(fā)生事故,預案可以有效發(fā)揮作用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演練的主要內容:?
1?事故報告與接報。包括第一時間的事故現場人員或事故發(fā)現人員的報告;事故單位接報響應;事故單位向當地政府及其應急保障系統報告,請求外圍應急救援支援及其接報響應。
2?事故發(fā)生后第一時間的現場應急搶險或避險。?
3?事故應急調度指揮部指揮與搶險。包括指揮部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預定位置指揮搶險工作;通知各有關應急機構進入應急狀態(tài);指揮調動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搶險、排險、疏散、警戒、救護等相關工作。?
4?調用物資。包括應急搶險車輛、裝備、通訊器材、醫(yī)療器材、藥品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5?演練總結和預案補充。根據演練考核標準,對演練情況進行總結,補充完善預案。
二、重、特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
重、特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是指國防科技工業(yè)行政管理機構和軍工集團公司,針對行業(yè)、地區(qū)或所屬軍工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可能發(fā)生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為迅速掌握和報送事故信息,及時協調搶險、救災、救護等工作而制定的事故應急響應方案和行動計劃。
[NextPage]
重、特大事故應急響應預案由各地國防科工委(辦)、軍工集團公司制定,報主管領導審批執(zhí)行。各地國防科工委(辦)制定的響應預案報國防科工委和同級安全生產綜合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各軍工集團公司制定的響應預案報國防科工委備案。?
主要內容應包括:?
(一)事故應急響應組織體系及各部分職能?
1?組織領導機構。?
2?辦事機構。?
3?明確事故應急響應職責。?
(二)事故信息報送程序及要求?
1?各類事故信息報送程序及要求。?
2?通訊方式和通信聯絡體系。?
3?重大事項的決策程序。?
4?重大指令下達程序。?
(三)事故分級響應指揮調度程序?
1?重大事故響應程序。?
2?特大事故響應程序。?
3?特別重大事故響應程序。?
(四)應急響應終結?
1?事故情況上報事項。?
2?需向事故調查處理小組移交的相關事項。?
3?事故應急情況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