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法用于測定防微粒口罩在人員佩戴時的總透漏率,以綜合評價防微粒口罩對有害微粒的實際防護性能和口罩設計制造的質量。
1原理
受試者戴好口罩進入煙罩內進行規定的動作,用鈉焰法分別測定口罩內、外部的氯化鈉氣溶膠濃度,即可求出口罩的總透漏率。用百分數表示。
2試驗裝置
試驗流程與裝置見下圖。
3受試人員和試驗條件
3.1受試人員
3.1.1按中國成年人頭型標準挑選10名受試者進行佩戴口罩試驗,受試者必須刮凈胡須。
3.1.2口罩佩戴端正,頭帶不宜過緊或過松,以受試者感覺合適為度。
3.2試驗條件
3.2.1氯化鈉氣溶膠分散度:控制0.1--0.5μm直徑的微粒占90%以上(小于0.1μm直徑的微粒不計)。
3.2.2氯化鈉氣溶膠發生裝置的氣溶膠濃度為大于或等于1mg/m3。
3.2.3送入煙罩內的氯化鈉氣溶膠總流量為170L/min。
3.2.4被測口罩上安裝的取樣管,其管端應靠近口鼻區。
4試驗步驟
4.1待測口罩先裝好進出氣接頭,再用凈化的高壓氣流吹凈后保存在塑料袋內。
4.2檢查光電檢測系統,使之正常工作。
4.3啟動和調節氯化鈉氣溶膠發生裝置的各項參數。
4.4受試者戴上口罩進入煙罩內,按GB 2891.6-82《過濾式防毒面具面罩佩戴漏氣系數的試驗方法(油霧法)》中3.3條規定的指令動作進行,同時測取口罩的透漏率。
5試驗結果
5.1第n個受試者在平靜、頭部擺動或講話任一狀態下的透漏率按式(1)計算:
式中: X--分別為靜、動或講話;
C0--煙罩內氯化鈉濃度;
C--口罩內氯化鈉濃度。
某一受試者佩戴口罩的總透漏率按式(2)計算:
5.2口罩的平均總透漏率由式(3)得到:
5.3K值按所要求的有效位數取值,多余位數按GB 1.1-81《標準化工作導則編寫標準的一般規定》中附錄C數字修約規則進行修約。
注:總透漏率試驗允許用其他方法,但試驗結果以本標準方法的結果為準。
附加說明:
本標準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人事部提出。
本標準由湖南省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所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徐錦優、余昕、張養元、唐述林、夏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