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民政廳、局,建設廳、建委,農業廳、局:
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國的農村消防工作有了較大發展,為保護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黨中央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的實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加大,廣大農民群眾對消防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長,但由于多種原因,我國農村消防工作整體薄弱的狀況尚未根本改善,農村消防工作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更加突出,主要表現為:農村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沒有得到有效落實,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尚未形成,村鎮普遍缺乏消防規劃,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多種形式消防力量嚴重不足,廣大農民群眾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自防自救能力差,農村抗御火災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由此導致農村火災形勢十分嚴峻,重特大火災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據統計,近5年來,全國農村共發生火災37.6萬余起,造成8539人死亡,12116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35.3億元,分別占同期全國火災總數的61.2%、65.7%、62.9%和64.6%。農村消防工作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條件,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黨中央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等一系列戰略部署的順利實施。為切實加強農村消防工作,扭轉農村火災形勢嚴峻的局面,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機制,落實農村消防工作職責和任務
各地縣(市、旗)、鄉(鎮)要成立由黨委、政府領導負責,公安、綜治、民政、建設(規劃)、農業以及教育、文化、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組織,切實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領導。主要職責和任務是:制定當地村鎮消防規劃、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發展目標,明確政府和相關部門在農村消防工作中的責任,把村鎮消防事業建設納入財政預算范圍,建立公共消防設施建設和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發展的經費保障機制,確保村鎮消防工作發展適應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定期研究部署,協調解決村鎮及鄉鎮企業的消防安全重大問題,督促檢查消防工作的實施情況,整改火災隱患,切實將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范圍。各地村民委員會和駐村企業及各種經濟組織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配備專(兼)職防火人員。主要職責和任務是:將消防安全管理要求納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組建義務消防組織,落實消防安全措施,開展消防宣傳教育,組織消防安全檢查、巡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各級公安、綜治、民政、建設(規劃)、農業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到統籌規劃、合理配置、統一調用消防安全涉及的水源、裝備、器械、通訊、力量等各種農村社會資源。各地公安機關要加強對農村消防工作的指導協調,督促、指導農村基層組織和公安派出所落實責任,建立健全消防組織,制定工作措施,努力構建“黨委政府領導、部門行業齊抓共管、村民委員會組織管理、村民共同參與”的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機制。
二、加強村鎮消防規劃和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從根本上改善農村消防安全條件
各地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和《村鎮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村鎮規劃標準》的有關規定,加強村鎮消防的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各地在鎮的總體規劃調整時,要特別注意補充和完善消防方面的相關內容,把消防規劃作為鎮總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凡已編制完成總體規劃,但缺少消防方面內容的,要補編消防專項規劃。國家重點鎮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建制鎮原則上要在2004年底前完成此項工作,其他建制鎮原則上應在2005年完成。鄉村也要將村民住宅及鄉鎮企業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設納入鄉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中,并與村容村貌的治理改造同步實施;各地對以易燃建筑材料為主體、房屋連片集中、火災荷載大的鄉村,要有計劃地實施改造,從根本上改善消防安全條件和村民生活環境。要加快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裝備建設步伐。鄉鎮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應納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之中,結合農村扶貧開發、新區開發和舊區改造以及鄉鎮企業工業園區、示范園區開發建設同步實施;國家重點鎮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建制鎮要立足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具有較強輻射能力的農村消防救援基地;農村消防基礎設施要結合農村節水灌溉和人畜飲水工程、鄉村道路、草場圍欄、沼氣工程和能源建設以及水電建設和農村電網改造,與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消防通訊等同步實施;凡設有自來水管網的鄉村要設置消火栓,配備消防器材,同時要發揮農業灌溉機械在滅火方面的作用,實現一機多能,缺水地區要修建消防水池,確保消防用水。
三、大力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立適合農村特點的滅火救援體系
建立適合農村特點的各類地方專職、鄉鎮企業自辦及村辦等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是統籌城鄉消防力量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撲救初起火災、保護農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證。各地要大力推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的建設,力爭用3年時間,在農村形成以國家重點鎮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建制鎮專職消防隊為中心,其他鄉鎮、村消防力量為補充的農村消防隊伍網絡,提高農村抗御火災的能力。目前未設立現役公安消防隊的縣(市、旗),要結合當地實際,廣開思路,拓寬渠道,盡快建立地方專職消防隊,配備火災撲救必需的人員、車輛、器材和裝備,以承擔起區域性滅火救援任務,填補當地消防力量的空白。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大力推進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建設。國家重點鎮以及經濟發展較快的建制鎮,要率先建立起專職消防隊,在完成好執勤滅火任務的同時,從實際需要出發,可承擔起消防宣傳、培訓、檢查,以及治安巡邏、重點單位和要害部位的警衛等任務,實現一專多能,一隊多用。其他鄉鎮要因地制宜依托民兵、保安、治安聯防等組織建立多種形式專兼職消防隊,采用簡易消防車、拖拉機安裝水罐等形式,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以適應撲救農村火災的需要。行政村、村寨要普遍建立群眾義務消防隊或由志愿人員輪流執勤的志愿消防隊,配置手抬消防泵等滅火設施,充分利用灌溉機械作為滅火器材,以便及時撲救初起火災。
四、廣泛深入開展農村消防宣傳,大力提高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
各地要充分發揮各級政府、村民委員會的組織領導作用,廣泛發動新聞出版、民政、農業、司法、教育、文化、旅游、工會、共青團、婦聯等各方面力量,做好農村消防宣傳教育工作。要把農村消防宣傳教育納入“四五”普法規劃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以及中小學素質教育、創建文明村鎮、評選文明戶等活動之中,將消防宣傳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要緊密結合農村實際,突出農村特色,對廣大農民群眾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富有實效的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宣傳教育,倡導科學的生產、生活習俗,指導農民安全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增強農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要定期組織開展以少年兒童、老年人、婦女等群體為主要對象的消防自護教育活動,學習家庭火災撲救以及安全疏散、逃生自救方法等,使農民群眾掌握最基本的滅火和逃生技能;要在農民群眾集中的學習室、活動室等場所增加消防安全常識的宣傳內容,并在村內設置消防宣傳欄、宣傳牌和防火標志;鄉村廣播站要定期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普及消防安全常識,提高人民群眾識災防災能力;要在各鄉鎮普遍建立一支以文化、廣播、電影、法制部門人員為基礎力量,志愿和義務消防人員參加的農村消防宣傳骨干力量,采取集中、分散相結合的形式,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年內要在每個村至少培養一名專(兼)職消防宣傳員,具體負責農村消防宣傳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農村中小學校教學內容,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推動一個村莊的消防安全社會效應。通過3年至5年的努力,在廣大農村營造一個廣泛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和共同參與消防安全活動的良好氛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
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二○○四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