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113”
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實施辦法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加強安全生產的基層和基礎工作,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渝府發〔2004〕80號),2005年全面實施10個區縣、100個社區、30個企業的“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實施辦法》經2005年1月20日市安委會月度工作會議審議通過,并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二○○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實施辦法
為加強安全生產的基層和基礎工作,切實解決“基層薄弱,基礎脆弱”問題,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渝府發〔2004〕80號),2005年全面實施以加強“雙基”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0個區縣、100個社區、30個企業的“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在2004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加強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和開展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安全專項整治的“雙基三專”為重點,以實現安全生產理論、監管體制機制、監管方式手段、安全科技、安全文化“五項創新”為動力,努力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由人治向法治、由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由集中專項整治向長效管理機制、由事后查處向強化基礎、由控制傷亡事故為主向全面做好職業健康的“五項轉變”。積極探索有效的治本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強化區縣、社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及時整治事故隱患,筑牢安全生產第一防線,為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做好示范引導。
二、基本目標
——通過努力,使“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的10個區縣、100個社區、30個企業成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安全監管體系、普及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遵守安全生產法規、整治事故隱患、改善安全生產條件、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穩定好轉的良好示范。
——各示范單位安全事故的傷亡人數下降10%以上,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在2008年底以前,爭創1個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可的安全社區。
——通過以點帶面,切實解決“基層薄弱,基礎脆弱”問題,實現基層社區和中小企業安全工作有人管、有辦法管、管得住、管得好,安全生產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推動全市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三、示范內容
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健全區縣、社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完善安全監管體系,充實安全監管人員;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立足應急防范,排查整治事故隱患;嚴格安全準入條件,關閉非法生產和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各類企業。
(示范區縣、社區、企業名單及主要任務見附件1、2、3、4)
四、實施步驟
“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計劃用一年時間,分4個階段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2005年2月20日以前召開示范工作會,舉辦示范工程培訓班,各示范單位對照示范內容和工作要求,進行情況摸底,制定示范工作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2005年2月21日至11月30日,全面實施“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實現示范工程的基本目標。示范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效果明顯,并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成功經驗,及時總結和提煉,寫出示范工作總結報市安委會辦公室。
第三階段:檢查驗收。2005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市安委會組織檢查驗收,進行專項考核評比,對工作業績突出、示范效果好的單位給予表彰,并采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經費補貼。
第四階段:總結推廣。總結各示范單位經驗,從2006年開始,在全市范圍推廣安全生產示范成果,典型引路,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市安全生產工作。
[NextPage]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協作配合。“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是市政府部署的2005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內容,是重視基層、關心基層、幫助基層的具體體現,是解決“責任落實不下去,管理嚴不起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相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按照政府負責、安辦牽頭、部門支持、目標明確、措施到位的要求,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領導,周密計劃,認真組織,務求實效。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及安委會要承擔示范工程的主要實施責任,并成立相應的工作小組,政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相關領導要分別聯系示范社區和企業,加強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市政府相關部門要對口聯系示范單位,明確分管處室和工作人員,分管領導要到聯系單位調研指導,幫助示范單位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
(二)明確主題,富于創造。示范工作以全面貫徹實施《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渝府發〔2004〕80號)和《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2005年全市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的通知》(渝府發〔2005〕18號)為主要內容,結合各自實際,針對具體問題,實施標本兼治,突出治本防范,創造性地探索安全生產的防范措施。
(三)健全機構,強化基層。完善基層安全監管體系和網絡,各鄉鎮、街道要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配備3名左右安全監管員,安全生產任務重的社區,可聘請2名左右安全協管員,整合安全監管資源,統一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水陸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的綜合監督管理,并由縣級相關部門按有關規定委托授予相關執法權。實行安全工作劃片包干的“網絡化”管理,使基層社區的安全監管機構、人員、經費、措施做到“四落實”。
(四)完善制度,明確責任。堅持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分級管理,屬地管理”的原則,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要求,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依據法規和制度來規范安全監管行為,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行為,從嚴追究違法違章責任。對特別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鄉鎮煤礦、非煤礦山、鄉鎮船舶、農用車輛以及其他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監管,要落實到關鍵環節和關鍵人物,要有過硬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突出重點,強化整治。整治事故隱患是示范工作的重點。1.摸清水上交通、道路交通、煤礦和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公眾聚集場所、特種設備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隱患情況,建立基礎數據庫和安全信息網絡系統。2.推廣道路交通“生命工程”的成功經驗,全面實施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和非煤礦山、危化品、消防的“生命防線工程”,對查出的隱患,要運用企業投入為主、政府投入引導、社會投融體系參與的安全投入機制,保證投入,從治本上根治事故隱患,切實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對那些投入大,一時難以完成整改的隱患,要落實監控措施,分期完成整改。3.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把好安全準入關。對非法經營的鄉鎮煤礦、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和其他高危行業生產經銷點要堅決取締;對雖合法但經整改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要依法予以關閉。4.提升企業檔次,做大做強中小企業,從根本上改善安全條件,不斷加強和改進企業內部安全管理。
(六)廣泛宣傳,增強意識。各地、各單位要根據具體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要面向普遍老百姓,特別是要采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方式,幫助文化程度較低人群提高遵章守紀意識和防范能力,使廣大群眾由“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自覺做到不安全的事不做、不安全的車船不乘、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工作不干,堅決抵制不安全行為。
(七)綜合治理,加強服務。示范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地要充分發揮行業管理和專業執法部門的作用,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加強協調、指導和督促。要運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實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建立安全生產技術服務體系,為中小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提供安全生產信息服務、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負有安全監管職能的部門,要在嚴格管理、嚴肅執法的同時,加強服務指導,幫助解決基層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積極支持示范單位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八)總結經驗,及時推廣。在示范工作中,各示范單位要不斷吸收全國、全市的新的經驗作法,結合實際加以運用和實踐,豐富和提升示范工程的內涵。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總結示范工作的經驗,及時推廣,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工作整體上一個臺階。
六、組織保障
市安委會成立“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推進辦公室,由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安委會副主任艾揚任主任,市安監局局長、市安委會副主任肖健康、市安監局副局長陳勇、市交委副主任何升平、市經委副主任劉祖禮、重慶煤監局副局長田洪、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沁林任副主任。市安監局、市經委、市國資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國土房管局、市建委、市市政委、市交委、市商委、市農業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旅游局、市中小企業局、市農機局、市總工會、市公安消防局、市公安交管局、市運管局、市港航局、重慶煤監局、重慶海事局、重慶保監局為成員單位。各成員單位分管安全工作的領導為成員,并分別確定1—2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加強示范工作的指導,10個示范區縣由市政府相關部門分別聯系進行指導幫助;100個示范社區由區縣(自治縣、市)安委會負責指導幫助(市經委負責經濟園區);30戶示范企業按職責管轄范圍,分別由市國資委、市經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和區縣(自治縣、市)安委會負責指導幫助。(具體指導幫助和聯系分工見附件)
附:1.示范區縣、社區、企業名單
2.示范區縣主要任務
3.示范社區主要任務
4.示范企業主要任務
[NextPage]
附件1:
示范區縣、社區、企業名單
一、10個示范區縣(自治縣、市)
示 范 區 縣
示 范 重 點
聯系、指導部門
渝北區
非公有制企業安全
市安監局、市中小企業局、市商委、市工商局
萬盛區
煤礦安全
市經委、重慶煤監局、重慶保監局
九龍坡區
社區安全
市公安消防局、市安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建委
合川市
水上安全
市安監局、市交委、市港航局、市農業局
江津市
水上、道路安全
市交委、重慶海事局、市公安交管局
巫山縣
旅游、煤礦安全
市旅游局、重慶海事局、市交委、市港航局、重慶煤監局
綦江縣
煤礦、道路安全
市經委、重慶煤監局、市運管局、市質監局
大足縣
非煤礦山、道路安全
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國土房管局、市農機局
石柱縣
道路安全
市交委、市安監局、市公安交管局、市教委
彭水縣
道路安全
市公安交管局、市交委、市市政委
注:1.“雙基”建設是每個示范單位的共同內容。
2.排列第一的聯系、指導部門為牽頭部門。
二、100個示范社區(鄉、鎮、街道、居民小區、經濟開發園區)
由各區縣(自治縣、市)安委會負責聯系、指導工作。其中,經濟開發園區由市經委負責聯系、指導工作。
萬州區:
陳家壩街道、天城鎮、甘寧鎮、龍駒鎮
黔江區:
城東街道、城西街道、正陽鎮
涪陵區:
荔枝街道、江東街道、珍溪鎮
渝中區:
兩路口街道、上清寺街道
大渡口區:
八橋鎮
江北區:
魚嘴鎮、五里店街道
沙坪壩區:
覃家崗鎮
九龍坡區:
華巖鎮、楊家坪街道、含谷鎮、九龍工業園區
南岸區:
彈子石街道、雞冠石鎮
北碚區:
北溫泉街道、童家溪鎮
萬盛區:
萬盛街道
長壽區:
晏家街道、鳳城街道、長壽湖鎮
渝北區:
雙龍湖街道、王家鎮、龍湖花園、空港工業園區
巴南區:
漁洞街道、李家沱街道、惠民鎮
雙橋區:
通橋鎮
江津市:
幾江街道、白沙鎮、珞璜鎮、石蟆鎮
合川市:
南津街道、銅溪鎮、云門鎮、三匯鎮
永川市:
勝利路街道、朱沱鎮、雙竹鎮
綦江縣:
古南鎮、三江鎮、打通鎮
潼南縣:
梓潼鎮、小渡鎮
銅梁縣:
少云鎮、全德鎮
大足縣:
玉龍鎮、古龍鎮
榮昌縣:
昌元鎮、雙河鎮
璧山縣:
青杠街道、丁家鎮
梁平縣:
金帶鎮、禮讓鎮、四龍鎮
城口縣:
修齊鎮、葛城鎮
南川市:
西城街道、南平鎮、水江鎮
[NextPage]
豐都縣:
名山鎮、三合鎮
墊江縣:
高安鎮、桂溪鎮
武隆縣:
基口鎮、江口鎮
忠縣:
新立鎮、東溪鎮、石寶鎮
開縣:
南雅鎮、鐵橋鎮、漢豐鎮
云陽縣:
向陽鄉、雙江鎮、龍角鎮
奉節縣:
竹園鎮、永安鎮、吐祥鎮
巫山縣:
官渡鎮、田家鄉
巫溪縣:
徐家鎮、龍臺鄉
石柱縣:
西沱鎮、六塘鄉
秀山縣:
石耶鎮、平凱鎮
酉陽縣:
酉酬鎮、龍潭鎮
彭水縣:
漢葭鎮、龍塘鄉
高新區:
人和鎮
經開區:
禮嘉鎮
三、30戶示范企業
(一)市屬及中央在渝企業(7戶)
市屬企業由市國資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負責聯系、指導工作;中央在渝企業由市經委、市安監局、市總工會負責聯系、指導工作。
重慶鐵路分局、重慶三峽油漆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機床廠、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天然氣凈化總廠、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渝北汽車制造廠、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二)區縣(市)屬企業(23戶)
由區縣(自治縣、市)安委會負責聯系、指導。
萬州區:重慶三陽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黔江區:黔江卷煙廠
渝中區:重慶得意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大渡口區:重慶秋田齒輪有限責任公司
江北區:重慶市榮達建筑公司
九龍坡區:重慶華邦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南岸區:重慶江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北碚區:縉云山管理局
萬盛區:萬盛區田壩煤礦
渝北區:重慶市渝宏碎石廠
巴南區:重慶光城建材有限責任公司
江津市:重慶華能石粉有限責任公司
合川市:合川市太和鎮船舶平安合作社
永川市:重慶渝西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長壽區:重慶市三靈化肥有限責任公司
綦江縣:綦江縣安穩煤礦
銅梁縣:重慶天青鍶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璧山縣:重慶華陵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梁平縣:重慶市梁平縣飛龍煙花廠
南川市:重慶市汽車運輸集團南川有限責任公司
巫山縣:巫山縣小三峽旅游船有限責任(集團)公司
經開區: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
高新區:重慶遠大印務有限責任公司
[NextPage]
附件2:
示范區縣主要任務
一、納入議事日程。本地區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把安全生產“雙基三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進行規劃部署。政府領導成員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按照“113”安全生產示范工程的總體要求,強化轄區內基層社區和中小企業的“雙基”工作。
二、夯實保障基礎。本地區各級政府要把安全生產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同時部署、同時考核;構建安全生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強化安委會及其辦公室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功能,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健全,做到領導落實、經費落實、監管人員落實、監管設施設備落實和工作、責任、措施到位;制定本地區安全生產發展規劃,明確安全生產戰略目標、工作步驟和保障措施;培育安全生產中介機構和技術專家隊伍,為政府實施安全監管和企業安全生產提供信息服務、決策咨詢、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完善監管制度。本地區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安全監管規章制度,落實“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制定考核辦法,嚴格兌現獎懲;建立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落實財政獎勵資金,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參與和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和完善安全生產會議制度,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及時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重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前要召開專題會議布置,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四、強化監控救援。摸清轄區內高危行業和高風險領域安全狀況、重大危險源和重大隱患情況,建立基礎數據庫和安全信息網絡系統;對安全重點行業和重點單位進行安全評價、評估,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計劃,定期組織應急救援聯動演練;建立應急救援組織,落實經費、人員、裝備,及時有效組織事故搶險、救援和善后工作。
五、深化專項整治。參照道路交通“生命工程”作法,結合本地實際,采取治本措施,制定并實施道路交通、水上交通、煤礦和非煤礦山、危化品、消防等安全專項整治“生命防線工程”的具體方案;建立企業投入為主、政府投入引導、金融和保險參與的全社會投入的安全生產投融資體系,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加快事故隱患整治步伐,切實改善高危行業和高風險領域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嚴格高危行業市場準入條件,及時依法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對全市性安全專項整治任務、上級確定的重點安全隱患整治項目和平時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有整治方案、措施,有驗收記錄和情況匯報。
六、企業遵章守紀。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基層單位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定,認真執行我市相關安全管理辦法和規章,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有關建設項目按規定實行“三同時”;生產經營單位全面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生產經營活動和行為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做到規范化和標準化;全面實施工傷保險制度,推進工傷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實施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和風險抵押金制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依法培訓考核,持證上崗。
七、安全氛圍濃厚。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營造“珍愛生命,關注安全”和人人遵章守紀的濃厚安全氛圍。
八、安全效果明顯。轄區內無嚴重“三違”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無涉及安全生產問題的上級機關通報批評和媒體曝光;安全事故死亡人數下降10%以上。
[NextPage]
附件3:
示范社區主要任務
一、建立監管網絡。社區安全監管體系和網絡健全,綜合監管和協調社區安全工作,統一負責管轄范圍內的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水陸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特種設備安全的綜合監督管理。
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相關安全監管規章制度,落實“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鄉規民約和社區規章中要有明確的安全工作要求。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有相應的考核辦法,嚴格獎懲。
三、強化隱患監控。摸清所轄范圍內所有企業、經濟組織基本情況和重大危險源及重大隱患狀況,辨識危險源點、設備、設施、場所,建立基礎數據庫和安全信息網絡系統,實施分級監督管理和動態管理,做到不留死角和空白點。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
四、推行國際標準。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社區建設標準,對工作場所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體育運動安全、公共場所安全、學校安全、家居安全、用水安全和老年人安全、兒童安全等方面,制定安全事故預防計劃,有針對高風險人群、高風險環境及脆弱群體的具體預防項目、安全防范措施、安全評價方法及應急救援預案。
五、嚴格檢查整改。建立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責任制度,對轄區內企業和經濟組織實施嚴格的安全檢查,并督促各項安全隱患的整改落實,做到檢查和整改有記錄,整改達到100%。
六、強化服務監督。完善技術服務和安全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安全生產中介機構的作用,為中小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提供技術服務;建立安全舉報獎勵制度,以實現最廣泛的社會安全監督。
七、安全氛圍濃厚。開展社區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加強對所轄范圍內企業和經濟組織相關人員的日常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社區安全意識,普及家庭安全防護常識,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營造社區安全文化和濃厚安全氛圍。
八、安全效果明顯。社區內無嚴重“三違”行為和重大安全隱患;各類安全事故傷亡人數下降10%以上。
說 明:示范社區指納入安全生產示范工程的鄉、鎮、街道、居民小區、經濟開發園區等。
附件4:
示范企業主要任務
一、落實安全責任。全面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建立安全生產考核辦法,并兌現獎懲。
二、完善管理體系。安全管理機構健全,管理人員落實,工作經費落實,安全生產的工作、責任、措施到位。
三、健全工作規則。每月至少專題研究、分析一次安全工作,并有專題會議紀錄;重大節假日和重大活動前要召開專題會議布置,落實安全監管措施,開展由主要領導帶隊的安全檢查,并有檢查記錄。
四、加強整治應急。對企業內安全重點環節進行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評價,建立相應的防范措施、應急預案和應急救援組織,并與當地政府組織應急救援聯動演練。對重大安全隱患整治有具體方案和措施。
五、嚴格執行法規。嚴格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定,認真執行我市相關安全管理辦法和規章。全面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規范和完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建立起完整詳細的安全生產臺賬和各生產環節、各崗位安全質量責任制,做到規范化和標準化;按規定提取安全費用,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投入,積極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本質安全水平;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按規定實行“三同時”;所有特種設備、設施符合國家標準并按規定管理,年檢率達100%;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依法參加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并持證上崗;職工依法參加保險,按規定繳納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
六、實施民主監督。保障職工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合法權益,發揮工會和職代會在安全生產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方面的作用,充分調動職工對安全生產參與、監督的積極性。
七、安全氛圍濃厚。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營造企業安全文化和濃厚的安全氛圍。
八、安全效果明顯。企業內無嚴重“三違”行為、重大安全隱患,杜絕死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