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福建省水泥業粉塵污染整治方案[1997]

2005-02-25   閩政辦〔1997〕216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1997年12月19日閩政辦〔1997〕216號)

  水泥業粉塵污染整治工作已被省政府列為福建省環境重點污染治理工程。根據第四次全國、全省環保會議精神及省人民政府《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精神,為加快整治工作步伐,有計劃、有步驟地全面完成治理任務,在摸底調查、掌握現狀的基礎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現狀分析

  據統計,全省共有水泥企業413家,其中,旋窯5家,機立窯306家(含熟料),粉磨98家,普通立窯4家。體制上,縣屬以上(國有、集體)、“三資”企業103家,占25%,其余大都為鄉鎮企業。我省水泥企業設計生產規模絕大部分為30萬噸以下的小型企業,30萬噸以上的只有9家。水泥廠主要集中在閩西北的龍巖和三明市,其中龍巖市184家,占全省總數44.6%;三明市102家,占24.7%,余下企業分布在其他七個地市,且相當部分是熟料粉磨。1996年全省水泥企業生產水泥1504萬噸,產值40多億元。

  全省413家水泥企業,共有556條生產線,其中機立窯(含熟料)線435條,粉磨線108條,旋窯線9條(其中省順昌水泥廠治理已達標),普通立窯線4條。機立窯生產線占全省水泥生產線的78.2%,是主要的污染源,為整治的重點。其粉塵污染源主要來自破碎機、烘干機、生料磨、機立窯、水泥磨、包裝機以及料庫、提升機、輸送機等設備。其中烘干機和機立窯屬于熱力生產設備,其它均屬機械通風生產設備。就收塵技術而言,熱力生產設備的粉塵污染源治理難度大,尤其是機立窯煙塵,因治理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原因,長期以來得不到有效治理,是水泥企業粉塵污染治理的難點。

  我省水泥行業,有以下二個特點:

  (一)規模小,工藝落后,市場競爭力差

  我省現有水泥企業的生產線大多數屬于規模小,設備工藝落后,應限制淘汰之列。全省機立窯生產線中,設計年生產規模8.8萬噸(含8.8萬噸)以下的有417條生產線,占總數的96%,其中設計年生產規模4.4萬噸和不及4.4萬噸的生產線227條,占總數52%。(詳見表一)

  由于規模小,工藝設備落后,能耗、物耗高,導致水泥成本增加,也限制了產品質量的提高,與省外包括省內大中型水泥企業相比,在市場競爭中處在相對劣勢,經不起市場變化的考驗。近幾年,由于水泥市場相對緊縮,加上省外水泥的大量涌入,對我省水泥企業造成很大沖擊。據統計,1996年全省水泥企業生產能力僅達設計能力69%,而其中70%的企業處在虧損或虧損臨界線上。

  表一:       水泥企業生產線情況統計表


---------------------------------------
|    |  |機立窯(含熟料)生產線(條)|粉磨|  |  |     |
|地  市|企業|--------------|線( |旋窯|普立| 備 注 |
|    |數 |4.4 |  |4.4-  |8.8  |條) ()|窯( |     |
|    |()|萬噸|4.4 8.8萬噸 |萬噸 |  |  |條) |     |
|    |  |以下|萬噸|(8.8 |   |  |  |  |     |
|    |  |  |  |萬噸)  |   |  |  |  |     |
|----|--|--|--|----|---|--|--|--|-----|
|    |  |  |  |    |   |  |  |  |4.4萬噸|
|三明市 |102 3  |19 |102   |11  |26 |4  |  |以下有一條|
|    |  |  |  |    |   |  |  |  |產線位于貧|
|    |  |  |  |    |   |  |  |  |困地區  |
|----|--|--|--|----|---|--|--|--|-----|
|龍巖市 |184 20 |168 35   |4  |11 |  |2  |     |
|----|--|--|--|----|---|--|--|--|-----|
|泉州市 |37 |2  |4  |27   |2  |7  |  |1  |     |
|----|--|--|--|----|---|--|--|--|-----|
|    |  |  |  |    |   |  |  |  |4.4萬噸|
|南平市 |21 |2  |4  |14   |4  |7  |4  |1 |有一條生產|
|    |  |  |  |    |   |  |  |  |線位于貧困|
|    |  |  |  |    |   |  |  |  |地區   |
|----|--|--|--|----|---|--|--|--|-----|
|漳州市 |42 |  |  |10   |1   |37 |  |  |     |
|----|--|--|--|----|---|--|--|--|-----|
|福州市 |17 |  |5  |1    |   |12 |  |  |     |
|----|--|--|--|----|---|--|--|--|-----|
|莆田市 |6  |  |  |1    |   |5  |  |  |     |
|----|--|--|--|----|---|--|--|--|-----|
|寧德地區|3  |  |  |    |   |3 |  |  |     |
|----|--|--|--|----|---|--|--|--|-----|
|廈門市 |1  |  |  |    |   |  |1 |  |     |
|----|--|--|--|----|---|--|--|--|-----|
|合 計 |413 27 |200*190   |22  |108 9  |4  |     |
---------------------------------------

  *其中188條生產線地處老少邊窮地區

  (二)環保防治措施滯后,污染嚴重

  我省水泥企業起步較早,老企業居多,環保歷史欠帳嚴重,加上前幾年大量興建的小水泥企業,由于一些地方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對環保重視不夠,沒有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造成布局不當和治污設施未上或不完善,絕大多數水泥企業都不同程度存在粉塵超標排放。許多地方因粉塵污染擾民,廠群糾紛突出。據統計,全省水泥企業實際安裝各類除塵設施2000臺套,占應安裝數50%,已安裝除塵設備的粉塵排放達標率僅為50%。這說明我省水泥企業約有75%粉塵點未達到排放標準。在布局上,水泥企業分布建城區、近郊、中心集鎮或其它敏感區域的有80多家,由此可見,布局不當問題也相當突出。

  從安裝治理設施類型看,機立窯除了九洲麒麟(集團)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三明水泥廠、三明第二水泥廠采用玻纖袋收塵的生產線能達標外,其余普遍采用沉降室除塵,100%超標。由于玻纖袋投入大,運行費用高,大多數企業無力承受。其它水泥工段粉塵污染源治理設施大都采用袋收塵和電收塵,從技術角度講,是可以治理達標的,但由于相當部分治理設備因管理不當,維護不善或選型不符合要求,粉塵仍超標排放。

  由于環保設施不完善,水泥企業粉塵排放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成為全省工業粉塵的主要來源。據1996年統計,全省水泥排放粉塵50多萬噸(占設計能力的69%)。由于水泥粉塵排放量大,尤其是機立窯,一般都在1500-3000mg/N立方米,有的高達9000mg/N立方米。在建成區或敏感區建設的水泥企業又往往是當地重點企業,在不斷擴大規模中環保設施沒有相應跟上,對當地的大氣環境質量造成極大影響,群眾意見很大。三明市區二家水泥廠年排放粉塵59640噸,占市區工業粉塵排放總量的32.3%,嚴重影響市區大氣環境質量和人民生活;龍巖地區八個水泥工業鄉鎮,處在敏感區的小水泥廠有22家,對當地居民造成嚴重污染。這幾年,全省水泥粉塵污染糾紛案成上升趨勢。

  綜上所述,我省水泥企業總體上處在規模小、效益差、環保設施欠帳大、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狀況,當務之急是要加快整治步伐。

  二、整治目標和任務

  根據省政府的總體部署,計劃用三年多時間(1997年-2000年),完成我省水泥企業粉塵污染整治工作。2000年實現水泥企業粉塵達標排放。

  (一)總體目標

  1、分年度限期治理,2000年12月底前全省413家(556條生產線)水泥企業粉塵排放,除淘汰、關閉外,其余按《水泥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1996)要求達標排放,共削減水泥粉塵87萬噸(詳見表二)。

  2、根據國家經貿委、國家環保局、機械工業部國經貿資〔1997〕367號《關于公布第一批嚴重污染環境(大氣)的淘汰工藝與設備名錄的通知》和省政府《決定》精神,自省政府批準本方案公布之日起,關停普通水泥立窯;1998年6月30日前,關閉窯徑小于2米(含2米),即年生產能力3萬噸以下的水泥機械化立窯(老少邊窮地區淘汰期限可推遲到2000年底);2000年底前,淘汰窯徑小于2.2米(含2.2米)即年生產能力4.4萬噸(含4.4萬噸)以下的水泥機械化立窯(老少邊窮地區淘汰期限可推遲到2005年底)。

  3、位于敏感區域的水泥企業除關停外,應在1998年底前完成治理,達標排放。

  4、根據國家有關產業政策規定,“九五”期間不新建、擴建機立窯生產線和直徑小于2.5米的小型回轉窯。新上回轉窯水泥廠必須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規定,達標排放。

  (二)分年度任務安排

  1、1998年上半年工作任務完成56家,67條水泥生產線整治工作,削減水泥粉塵量8.55萬噸。

  (1)龍巖市:完成10家,19條生產線治理任務;福州市完成10家,10條生產線治理任務;三明市完成6家,7條生產線治理任務;廈門市完成1家,1條生產線治理任務。

  (2)關閉普通立窯和年生產能力不及4.4萬噸的水泥企業:龍巖市22家,23條生產線;三明市2家,2條生產線;泉州市3家,3條生產線;南平市2家,2條生產線。

  2、1998年下半年工作任務完成99家、140條生產線整治工作,削減水泥粉塵35萬噸。

  三明市完成29家,37條生產線治理工作;龍巖市完成35家,55條生產線治理工作;泉州市完成12家,15條生產線治理工作;南平市完成11家,16條生產線治理工作。漳州、福州、莆田、寧德四地市共完成11家,17條生產線治理工作。

  3、1999-2000年工作任務完成241家,310條生產線治理工作(其中1999年各地市應完成一半以上生產線治理任務,即要完成156條以上生產線治理),關閉37家水泥企業,38條生產線,共削減水泥粉塵43.33萬噸。

  (1)三明市完成80家,116條生產線治理工作;龍巖市完成117家,143條生產線治理工作;漳州市完成14家,14條生產線治理工作;泉州市完成18家,21條生產線治理工作。福州、南平、莆田、寧德四地市共完成12家,16條生產線治理工作。

  (2)關閉非老少邊窮地區年生產能力4.4萬噸水泥機立窯14家,15條生產線。其中:福州市4家,5條生產線;南平市3家,3條生產線;三明市2家,2條生產線;泉州市4家,4條生產線;漳州市1家,1條生產線。

  (3)漳州市關閉無生產許可證,產品質量不過關,治理無望的水泥粉磨企業23家,23條粉磨線。

  各地市水泥企業年度整治項目詳見附表1、2、3、4。

  三、主要措施

  1、加強對整治工作的領導。省和整治任務較重的地市成立以政府領導總負責,由環保、監察、經貿委、建材、鄉鎮企業局、科委、財政、工商、技術監督等部門領導參加的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組織當地水泥粉塵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環保局。各地領導小組要切實擔負起領導整治的責任,各成員單位明確職責,建立治理粉塵環保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落實。地市領導小組每季度要開一次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整治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并按季向省匯報整治進展情況。

  2、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企業治理污染的自覺性。各級政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經營者的環保法制宣傳,提高企業負責人對整治工作必要性、迫切性的認識,充分意識到環境保護是水泥企業的生命線,只有按要求認真治理才有出路,放棄拖延過關的僥幸心理。充分發揮輿論工具的監督作用,各級新聞機構要密切配合各級政府做好宣傳報道,表揚先進,對污染、破壞環境和不按要求進行整治的違法行為,公開揭露和批評,鼓勵公眾參與,形成整治聲勢,切實地提高企業治理污染的自覺性。

  3、合理規劃,形成規模。規模小,布點亂,技術起點低,不但浪費資源,污染嚴重,而且還限制了我省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要發展上規模、技術先進、污染小的水泥大企業。現有的水泥企業,要通過兩個根本性轉變,通過政策、行政等措施,促其上規模、上等級,鼓勵水泥企業通過股份、合并、兼并、聯合等多種形式,組建水泥企業集團或股份制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從1998年1月1日起,不再新建、擴建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如發現有新審批的,要追究具體辦事人員和部門領導的責任。要從規劃布局入手,實行集中控制,在水泥資源豐富地區,形成相對集中的水泥企業群。實施水泥粉塵污染排放總量控制,通過整治,逐年核減。對新

[NextPage]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关县| 屏东县| 内丘县| 东港市| 广南县| 台江县| 法库县| 综艺| 搜索| 冀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民权县| 英吉沙县| 沂源县| 鹤壁市| 左权县| 新民市| 开远市| 福安市| 嵊州市| 巴彦县| 孝义市| 沙田区| 深水埗区| 徐闻县| 醴陵市| 吉水县| 仙游县| 锡林浩特市| 肇东市| 阜平县| 玛多县| 灵川县| 休宁县| 安远县| 东丰县| 关岭| 上林县| 枞阳县| 会东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