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礦床的基本概念
礦床,是指埋藏在地殼里面的礦物集合體,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能以工業規模從中提取國民經濟所必需的金屬或礦物產品的礦體。礦床對每一礦區而言,是由一個或多個礦體所組成的。
二、礦床的分類
礦床的礦體形狀、厚度及傾角,對于礦床開拓和采礦方法的選擇,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礦床一般按礦體形狀、傾角和厚度三個因素進行分類。
(一)按礦體形狀分類
(1)層狀礦床。這類礦床多為沉積或變質沉積礦床。其特點是礦床規模較大,賦存條件(傾角、厚度等)穩定,有用礦物成分組成穩定,其含量較均勻。
(2)脈狀礦床。此類礦床主要是由于熱液和汽化作用,將礦物充填于地殼的裂隙中生成的礦床。其特點是礦脈與圍巖接觸處有蝕變現象,礦床賦存條件不穩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勻。
(3)塊狀礦床。這類礦床主要是充填、接觸交代、分離和汽化作用形成的礦床。它的特點是:礦體大小不一;形狀呈不規則的透鏡狀;礦巢、礦株等產出;礦體與圍巖的界限不明顯。
(二)按礦床傾角分類
(1)水平和微傾斜礦床,傾角小于5°(2)緩傾斜礦床,傾角為5°-30°。(3)傾斜礦床,傾角為30°-55°。(4)急傾斜礦床,傾角大于55°。
礦體的傾角與采場的搬運方式有密切關系。在開采水平和微傾斜礦床時,各種有軌或無軌搬運設備可以直接進入采場。在緩傾斜礦床中搬運礦石,可采用人力或電耙、運輸機等機械設備,在傾斜礦床中,可借助溜槽、溜板或爆力拋擲等方法,利用重力搬運礦石。
(三)按礦體厚度分類
礦體的厚度是指礦體上盤與盤問的垂直距離或水平距離。前者叫做垂直厚度或真厚度,后者叫做水平厚度。
上一篇:安全系統工程
下一篇:煤礦安全—撲滅電氣火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