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焊與氣割的危險性
2006-11-2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4300
收藏
發表評論
氣焊是利用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燃燒的火焰加熱金屬的一種熔化焊。常用可燃氣體為乙炔氣。氣割是利用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燃燒的預熱火焰,將金屬加熱至燃燒點,并在氧氣射流中劇烈燃燒而將金屬分開的加工方法。常用可燃氣體為乙炔或液化石油氣。火災和爆炸是氣焊與氣割的主要危險。用來加熱金屬的主要能源乙炔、液化石油氣、氧氣和電石等,都屬于可燃易爆的危險品;主要設備氧氣瓶、乙炔發生器、乙炔瓶和液化石油氣瓶即屬于壓力容器。而在焊補燃料容器(塔、氣柜、桶、箱和罐等)與管道時,還會遇到其他許多可燃氣體、蒸氣和各種壓力容器。由于氣焊與氣割操作中需要與危險物品和壓力容器接觸,同時又使用明火,如果焊接設備或安全裝置有缺陷,或者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就容易構成火災和爆炸的條件,而發生事故。
在氣焊火焰的作用下,尤其是氣割時切割氧射流的噴射,使火星、熔珠和熔渣四處飛濺,容易造成燒傷和燙傷事故。而且較大的熔珠、火星和熔渣能飛濺到距操作點5m以外的地方,還會引燃可燃易爆物品,而發生火災和爆炸事故。
工廠企業(尤其是化工、石油、冶金等)的設備與管道安裝和檢修焊補,經常需要進行高處氣焊與氣割作業,這就存在著登高焊割作業的高處墜落,以及濺落的火星引燃地面的可燃易爆物品等不安全因素。
有色金屬鉛、銅、鎂及其合金氣焊時,在火焰高溫作用下會蒸發成金屬煙塵,如黃銅的焊接過程中放散大量鋅蒸氣;鉛的焊接過程中放散鉛和氧化鉛蒸氣等有毒的金屬蒸氣。此外,焊粉和釬劑還會散發出氯鹽和氟鹽的燃燒產物。在檢修補焊操作中,還會遇到來自容器和管道里的其他生產性毒物與有害氣體,尤其是在鍋爐、艙室、密閉器與管道、地溝或門窗關閉等室內或作業空間狹小的地方,更可能造成焊工的急性中毒。
——摘自《安全科學技術百科全書》(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