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事故應急措施和方法的編制依據為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
第二條 本編制的事故應急措施及方法,突出了建筑工程事故控制的重點,對施工現場易出現的火災、高空墜落、觸電等意外傷害事故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
第三條 應急措施救援和方法的編制,主要用于項目監理部。
第四條 應急救援組織、職責。
組長:項目總監理工程師
組員: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和監理員
組長職責:負責突發事故的現場救援指揮,日常應組織組員進行應急救援措施演練,通過演練熟悉和完善方案。
組員職責:按照組長現場的統一指揮,按分工盡最大努力做好突發事件的初起階段的應急救助工作,以減少對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事故發生后,在迅速救援的同時,要在第一時間內向公司和相關部門報告事故情況。
報告人在突發事件報告時,第一時間應向專業救助單位報警,報警內容應清楚地講明事故現場的地理位置,事故情況,火勢大小,人員傷害情況,聯系人電話號碼,報警結束后,主動到路口迎接消防車,救險車或其他車輛。
通訊聯系方式:
火警:119 醫療急救:120
第五條 火災應急措施和方法
1)施工現場出現火災,項目監理部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報警和撲救
要針對不同物質火災的性質,采取不同的滅火方法,如工地可燃物堆料場、倉庫發生火災,可就近利用消防水源,消火栓開啟進行滅火,也可利用消防滅火器進行。如工地存放的易燃油桶、基坑、溝槽滲出的污油火災,可利用現場的泡沫滅火器進行滅火。電氣火災,應首先切斷電源,未切斷電源滅火時禁止使用水和泡沫滅火,可采用2氧化碳和干粉滅火器滅火,電石庫火災可利用沙土或干粉滅火器滅火,不能用水滅火,電石遇水會產生乙炔氣,會造成更加嚴重后果。
2)自救逃生措施
火災現場人員如遇火災危協:可利用身邊已有的設施、物品等進行逃生,如在建筑物內,可利用濕毛巾濕棉被通過樓梯口,也可利用床單等物連接在窗外進行逃生,千萬不能利用電梯逃生,不能在濃煙彌漫時直立行走,應在地上爬行,避免嗆煙中毒。
3)火災燒、燙傷的急救措施
人員燒燙傷部位,應立即用冷水沖洗燒燙傷部位10-30分鐘或用水浸泡直到無痛的感覺為止。
冷卻后再剪開或脫去衣褲,妥善保護創面,不可挑破傷處水泡,不可在傷處亂涂藥水或藥膏等,不要給口渴傷員喝白開水。搬運時,病人應取仰臥位,動作應輕柔,行進要平穩,并隨時觀察病人情況,對途中發生呼吸、心跳停止,應就地人工呼吸搶救,恢復后,應盡快送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第六條 高空墜落傷害的應急措施和方法
發生施工現場高空墜落人身傷害事故,現場人員首先要通知120急救醫生前來救治或就近找來車輛運送傷員,運送傷員前,要檢查傷者情況,是否允許搬動,確需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的,動作應迅速,方法要正確,對已固定頸部、腰、胸部脊柱的傷者,搬運時要保持動作一致平衡,以免脊柱彎曲扭動加重病情,心跳呼吸停止者應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務人員未到前,這種救治不能中止。
第七條 觸電應急措施和方法
1)現場發生觸電人身傷害事故,現場搶救應爭分奪秒,一方面進行人工搶救,同時緊急聯系專業救護機構,就近送醫院治療。
2)關掉電閘,切斷電源,然后施救,無法切斷電源時,可用木棒,竹桿將電線挑離,觸電者身體如挑不開電線或其他致觸電的帶電電器,應用干的繩子套住觸電者拖離,使其脫離電流,救援者應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膠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觸電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3)傷者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均自主,應讓傷者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不能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4)傷者喪失意識時要立即叫救護車,并嘗試喚醒傷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員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5)發現其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部按摩等復蘇措施,一般搶救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直到使觸電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診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實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徹底。
6)對電灼傷的傷口或創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凈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凈的敷料包扎或送醫院后待醫生處理。
上一篇:物體打擊事故如何處置
下一篇:煤與瓦斯突出時的自救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