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危險品燒傷和中毒的現場急救
化學危險品事故現場急救,一方面要防止燒傷和中毒程度繼續加深,另一方面要使患者維持呼吸、循環功能。這是兩條最為重要的現場救治原則。
對化學性皮膚燒傷,應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受污染的衣褲、鞋襪等,并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面20至30分鐘(強烈的化學品要更長),以稀釋有毒物質,防止繼續損傷和通過傷口吸收。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不要用臟布包裹;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干凈的濕布覆蓋創面。
對化學性眼燒傷,一是要在現場迅速用清水進行沖洗。應使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時將眼皮掰開,把裹在眼皮內的化學品徹底沖洗干凈。現場若無沖洗設備,可將頭埋入清潔盆水中,掰開眼皮,讓眼球來回轉動進行洗滌。若電石、生石灰顆粒濺入眼內,應當先蘸石蠟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清水沖洗。
化學危險品急性中毒,若為沾染皮膚中毒,應迅速脫去受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頭面部受污染時,要首先注意沖洗眼睛。若為吸入中毒,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向上風方向移至空氣新鮮處,同時解開患者的衣領,放松褲帶,使其保持呼吸道暢通,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若為口服中毒,中毒物為非腐蝕性物質時,可用催吐方法使其將毒物吐出。誤服強堿、強酸等腐蝕性強的物品時,催吐反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嚴重損傷,可服牛奶、蛋清、豆漿、淀粉糊等,此時不能洗胃,也不能服碳酸氫鈉,以防胃脹氣引起穿孔。現場如發現中毒者發生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術,使其維持呼吸、循環功能。
在現場進行簡單的急救后,一般應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護送者應向醫院提供燒傷或中毒的原因、化學品的名稱;如化學物不明,則要帶該物料或嘔吐物的樣品,以供醫院檢測。
現場參與救護者應重視自身防護,如時間不長,對有水溶性毒物(氯、氨、硫化氫等),可用浸濕的毛巾捂住口鼻進行簡單防護,有條件的可佩戴防毒面具等防護器具。在搶救病人的同時,應設法阻漏,防止毒害蔓延擴大。
硫化氫中毒解救小常識
硫化氫存在于何處
硫化氫,是含硫有機物分解或金屬硫化物與酸作用而產生的一種氣體,無色,具有臭雞蛋味,易揮發,燃燒時可產生藍色火焰。
常發生在清理腌菜池、蓄糞池、醬油發酵池、沼氣池、地窖或疏通下水道、陰溝、隧道、礦井以及在某些化工生產過程中。生產環境空氣中,硫化氫最高允許濃度為10mg/m3,然而,往往有人不慎吸入過多硫化氫而致中毒。
硫化氫為何能致人死地
硫化氫是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物,雖有惡臭,但極易使人嗅覺中毒而毫無覺察。
這是因為硫化氫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二硫鍵起作用,影響細胞氧化過程,導致組織缺氧。它除使人眼、鼻、支氣管遭受強烈刺激外,還使體內組織細胞因缺氧而窒息,造成臟器的廣泛損害。若暴露在超過1000mg/m3的硫化氫濃度下,吸入極大量的硫化氫,可發生“電擊樣”中毒,在數秒內突然倒下,呼吸停止,來不及搶救而死亡。
硫化氫中毒的表現
人體吸入硫化氫可引起急性中毒和慢性損害。
急性中毒可分為:輕度中毒,表現為畏光、流淚、眼刺痛、異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熱感等癥狀,并有頭昏、頭痛、乏力,檢查可見眼結膜充血等;中度中毒為立即出現頭昏、頭痛、乏力、惡心、嘔吐、走路不穩,可有短暫意識障礙等;重度中毒表現為頭暈、心悸、呼吸困難、行動遲鈍、繼出現煩躁、意識模糊、嘔吐、腹瀉、腹痛和抽搐,迅速進入昏迷狀態,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搶救者應防自身中毒
快速將患者抬離中毒現場,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處,解開衣服、褲帶等,吸入氧氣。參與現場搶救者應穿隔離衣、戴防毒面罩,以免自身中毒。
在病人移離有毒環境后,立即肌注4.2甲氨基酚(4-DMAP)10%溶液2ml。4-DMAP是高鐵血紅蛋白形成劑,作用快,且無降低血壓作用。
用3%亞硝酸鈉溶液作靜注,每分鐘2ml~3ml,若收縮壓低于80mmHg,即停止注射,亞硝酸鈉注入人體后,其中的三價鐵與硫化氫和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的硫離子結合,恢復了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活力,從而達到解毒作用。
對呼吸停止者,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有條件者應及時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
腐蝕物品灼傷的急救
化學腐蝕物品對人體有腐蝕作用,易造成化學灼傷。腐蝕物品造成的灼傷與一般火災的燒傷燙傷不同, 開始時往往感覺不太疼,但發覺時組織已灼傷。所以對觸及皮膚的腐蝕物品,應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常見幾種腐蝕物品觸及皮膚時的急救方法是:
1.硫酸、發煙硫酸、硝酸、發煙硝酸、氫氟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化鈣、氫碘酸、氫溴酸、氯磺酸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水沖洗。如皮膚已腐爛,應用水沖洗20分鐘以上,再護送醫院治療。
2.三氯化磷、三溴化磷、五氯化磷、五溴化磷、溴觸及皮膚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15分鐘以上,再送往醫院救治。磷燒傷可用濕毛巾包裹,禁用油質敷料,以防磷吸收引起中毒。
3.鹽酸、磷酸、偏磷酸、焦磷酸、乙酸、乙酸酐、氫氧化銨、次磷酸、氟硅酸、亞磷酸、煤焦酚觸及皮膚時,立即用清水沖洗。
4.無水三氯化鋁、無水三溴消化鋁觸及皮膚時,可先干拭,然后用大量清水沖洗。
5.甲醛觸及皮膚時,可先用水沖洗后,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以甘油。
6.碘觸及皮膚時,可用淀粉質(如米飯等)涂擦,這樣可以減輕疼痛,也能褪色。
化學物品傷害急救
1、氣體中毒:迅速將傷員救離現場,搬至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松開領口、緊身衣服和腰帶,以利呼吸暢通,使毒物盡快排出,有條件時可接氧氣。同時要保暖、靜臥、并密切觀察傷者病情的變化。
2、毒物灼傷:應迅速除去傷者北污染的衣服、鞋襪,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時間一般不能少于15-20分鐘),也可用“中和劑”(弱酸,弱堿性溶液)清洗。對一些能和水發生反應的物質,應先用棉花、布和紙吸除后,再用水沖洗,以免加重損傷。
3、口服非腐蝕性毒物:首先要催吐。若傷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時,可先設法引吐。即用手指、雞毛、壓舌板或筷子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引起嘔吐,然后給患者飲溫水300-500毫升,反復進行引吐,直到吐出物已是清水為止。
嚴重中毒昏迷不醒時,對心跳、呼吸停止者,要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同時,迅速送就近醫院進行診斷治療。在送醫院途中,要堅持進行搶救,密切注意傷者的神志、瞳孔、呼吸、脈搏及血壓等情況。
天然氣、煤制氣、液化氣不同應急措施
專家提醒市民,天然氣、煤制氣、液化氣三種燃氣發生跑漏氣等意外情況時,所采取的措施不一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比空氣輕的甲烷,在供氣時放入了有臭雞蛋氣味的四氫噻酚以便用戶識別,當聞到此種氣味時,應首先杜絕一切火種,并迅速關閉管道截門,然后打開門窗,用扇子等物品驅散飄浮在屋頂的天然氣,千萬不要開排風扇和油煙機來排氣,也不要在漏氣處撥打手機報警和按鄰居的門鈴,避免出現電打火而發生爆燃。
煤制氣從氣味到發生泄漏的處理方法都與天然氣相同,不同的是煤制氣含有有毒氣體一氧化碳,應用濕毛巾捂嘴或屏住呼吸防止中毒,迅速采取措施后應馬上撤離現場。
液化石油氣比重較大,泄漏后沉向地面,如不及時驅散極容易發生爆炸,建議用掃帚等物品將泄漏物清除至室外。
化學物致刺激性接觸性皮炎的應急措施
1、及時清除存留或可能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應強調接觸刺激物后立即就地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分鐘,對堿性物質應酌情延長沖洗時間;沖洗時不要遺漏頭皮、皮膚皺襞部位。
2、暫時避免接觸致病物及其他可能促使病情加劇的因素。
3、根據皮損形態和范圍選用適當劑型的外用藥。
3.1 急性階段有大量滲液時,可采用水溶液如生理鹽水、溶液作連續性或間歇性濕敷,以吸收分泌物,保持創面清潔,防止繼發感染。對僅有紅斑、丘疹、水皰,而無滲液的損害,宜選用洗劑、粉劑或乳劑,如爐甘石洗劑、震蕩洗劑、樟腦撲粉、樟腦冷霜或含皮質激素的霜等,每日多次,以散熱、縮血管、減輕炎癥反應與瘙癢。急性期禁忌外涂刺激性大的酊劑、酯劑及不透氣的軟膏,以免加重病情。對伴有輕度糜爛、少量滲液與痂皮的亞急性損害,可外涂糊劑,如2~5%硫黃煤焦油糊劑、含0.5%新霉素的3~5 %糠餾油糊劑等,每日2次,以減輕炎癥,清除痂皮,促使痊愈。
3.2 慢性階段皮損浸潤增厚或苔蘚樣變時,可外用含皮質激素的霜、軟膏或酊劑,每日1~2次,以促使浸潤吸收,皮損變薄。
常用的皮質激素制劑或含皮質激素的復方制劑有:
0.05%地塞米松軟膏、0.1%醋酸確炎舒松-A軟膏、含0.1%醋酸確炎舒松的康納樂軟膏、0.025%醋酸氟輕松軟膏、0.1%醋酸去炎松、10%尿素軟膏、0.025%培氯松軟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的復方味康唑軟膏、含丙酸倍氯米松的無極膏、0.1 %氯氟舒松軟膏等。
化學物致變應性接觸性皮炎的治療
1、局部治療
根據皮損形態和范圍選用適當劑型的外用藥。
1.1 急性期: 呈現大量滲液的損害宜采用3%硼酸液或生理鹽水酌情作連續性或間歇性濕敷。無溶液的紅斑、水腫性紅斑、丘疹、水疤性損害可外搽爐甘石洗劑、震蕩洗劑、樟腦撲粉,每日多次,或外用皮質激素霜,如0.05%地塞米松軟膏、0.1%醋酸確炎舒松-A軟膏、含0.1%醋酸確炎舒松的復方康納樂軟膏、 0.025%醋酸氟輕松軟膏、0.1%醋酸去炎松軟膏、0.025%培氯松軟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的復方瞇康陛軟盲等,每日2~3次。
1.2亞急性損害:伴少量滲液、輕度糜爛的亞急性損害宜外用糊劑, 如氧化鋅糊劑、含0,5%新霉素的3”5%糠餾油糊劑等,每日2次。
1.3慢性損害:浸潤增厚或苔蘚樣變可外用上述藥物組成的軟膏、酐劑或醑劑,其內尚可加入尿素或作局部包敷以提高療效。急性期切忌外用刺激性大的酐劑、醑劑及不透氣的軟膏,以免加重病情。
2、全身治療
2.1 抗組胺藥物:多采用H1—受體拮抗劑(H1—抗組胺藥)治療。該類藥物能拮抗組胺引起的毛細血管擴張和通透性增高所致紅斑、風團,但多具不同程度中樞抑制作用。目前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撲爾敏、酮替芬、賽庚啶、去氯羥嗪、可太敏、非那更和息斯敏等,其中息斯敏作用較強而持久,且無中樞抑制作用。一般可酌情選用1~2種治療。用法:息斯敏每日1次,每次l片;酮替芬每日2次,每次1片;余者皆為每日3次,每次1片。
2.2 10%葡萄糖酸鈣10m1、10%硫代硫酸鈉10m1或維生素C0.5”1g,靜脈注射,每日1次。
2.3糖皮質激素:用于皮損廣泛或反復發作顯示高度過敏者。糖皮質激素主要通過抗炎和抗過敏作用抑制皮炎。初用劑量為強的松40~60mg/d,口服,或地塞米松5~10mg/d靜脈滴注,待癥狀控制后,酌情減量后停藥。
瀝青油漆的應急措施與消防方法
瀝青油漆 Asphalt semiconductor paint L38-31
別名 5143號半導體漆,Bilumininous semiconductor paint L38-31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646。UN No.1263。IMDG CODE 3139、3268、3372頁,3.3類。
用途 用于高、低電機線圈表面。A級。
物化性質 用石油瀝青、干性油熬煉,加乙炔黑、催干劑、200號溶劑汽油制成的低電阻半導體漆。
危險特性 遇高熱、明火易引燃。吸入高濃度蒸氣會中毒。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中毒。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211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污染用稀料擦清油污,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聽或鐵桶。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與氧化劑(包括硝酸、過氧化氫)隔離儲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溶器破漏。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油漆刀刮清。
環氧油漆的應急措施和危險特性
環氧油漆 Epoxy-asphalt anti-corrosive paint(two packs)H52-31
別名 H75-4環氧瀝青防腐蝕漆(分裝),Epoxy coal far anti-corrosive paint(separate package)H52-31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 GB3.3類33646。UN No.1263。IMDG CODE 3139、3268、3372頁,3.3類。
用途 用于水下及地下機械設備和金屬物件防腐。
物化性質 由601環氧樹脂、滑石粉和二甲苯為組分一,聚酰胺樹脂、瀝青和二甲苯、丁醇制成的組分二組成。
危險特性 遇高熱、明火易引燃。吸入高濃度蒸氣會中毒。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中毒。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砂土、二氧化碳、干粉、1211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污染用稀料擦清油污,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聽或鐵桶。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熱源、火種,防止陽光直射。與氧化劑(包括硝酸、過氧化氫)、銨鹽及氨隔離儲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容器滲漏。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油漆刀刮清。
鄰苯甲酸酐的辨識事故類型及應急措施
鄰苯甲酸酐 C6H4(CO)2O 1478.1,別名 苯二甲酸酐,苯酐,酞酐
危規分類及編號 酸性腐蝕品。GB8.1類81631。UNNO.2214。
用途 塑料增塑劑、油漆、聚酯樹脂、染料、藥品、香水的中間體,通用試劑。
物化性質 白色針狀結晶或含有大量粉塵的鱗片狀固體。相對密度1.527。熔點131.8℃。沸點285℃。在沸點以下能升華。溶于乙醇。輕微溶于熱水及醚。有吸水性。
危險特性 可燃。揮發性大,加熱即放出易燃的蒸氣。閃點152℃。自燃點584℃。蒸氣與粉塵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140~284℃下的爆炸極限為 1.7%~10.5%。遇熱源、火源或強氧化劑有著火、爆炸危險。大鼠經口LD50:800mg/kg。對眼睛有刺激作用,能灼傷角膜,對皮膚、黏膜有局部刺激性,有時會引起嚴重的炎癥和灼傷。苯酐的毒性可能是由于它的雜質造成皮膚損傷。吸入其蒸氣刺激呼吸道。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化學灼傷、容器爆裂。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干粉、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滅火。用霧狀水或泡沫直接噴射至熔融的苯酐上會造成起泡或飛濺,應注意防止灼傷。急救:應使吸入蒸氣或粉塵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診治。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腐蝕品。包裝方法:(Ⅲ)類。紙袋、紡織袋內襯塑料袋裝。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火源、熱源和容易起火的地方。最好專庫專儲,與其他倉庫相隔。特別要與堿金屬、胺類、食用原料及氧化劑隔離儲運。不能儲存過久,以免受潮變質。泄漏處理:泄漏物須立即清除,戴好防毒面具與耐酸防護用品。掃起倒至空曠地方,用小蘇打覆蓋,加水混勻后,用水沖洗,經稀釋的污不放入廢水系統。
二甲苯異構體混合物的危險特性與應急措施
二甲苯異構體混合物 C6H4(CH3)2 106.2
別名 二甲苯,混合二甲苯,焦化二甲苯,石油二甲苯。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535。UNNO.1307;IMDG CODE3292、3394頁,3.3類。
用途 用作油漆的溶劑和航空汽油添加劑,溶劑和清洗劑,化學合成原料。
物化性質 無色透明有強烈芳香味的液體。本品為鄰、間、對三種異構體的混合物。相對密度0.86。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
危險特性 易燃。閃點25℃。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的危險。蒸氣比空氣重,能擴散到相當遠,遇到火源會引起回燃。毒性比苯、甲苯小,但對皮膚和黏膜的刺激比苯的蒸氣強。高濃度的二甲苯蒸氣損害黏膜、刺激呼吸道外,還呈現興奮、麻醉作用,甚至造成肺水腫而死亡。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窒息、容器爆裂。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用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濺入眼內的嚴重患者須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急送醫院救治。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玻璃瓶外木箱或鈣塑箱加固,內襯墊料或鐵桶裝。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熱源、火種,避免陽光曝曬;與氧化劑隔離儲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容器受損。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對污染的地面進行通風,蒸發殘余液體,并排除蒸氣;大面積泄漏周圍應設霧狀水幕抑爆。
正丁醇的危險特性與應急措施
正丁醇CH3(CH2)2CH2OH 74.1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552。UNNO.1120;IMDE CODE 3191、3313頁,3.3類。
用途 用于增塑劑的原料,也是丁醛、丁酸、丁胺等有機合成的原料,油脂等的萃取劑。
物化性質 無色有刺鼻的酒精氣味的液體。有吸濕性。相對密度0.8098。熔點-89.5℃。沸點117.2℃。折射率1.3993。臨界溫度287℃,臨界壓力 4.9×106Pa。蒸氣壓557Pa(20℃),蒸氣相對密度2.6。能與水、醇、醚、酮和苯類混熔。
危險特性 易燃。受熱或遇明火有著火爆炸危險。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極限1.4%~11.2%,閃點29℃。自然點343℃。受高熱分解,釋出有毒煙霧。與氧化劑接觸發生強烈反應。在火場中,受熱容器有爆裂的危險。有毒。小鼠靜脈LD50:0.38g/kg;大鼠經口LD50:4.36%/kg;大鼠靜脈MLD:0.97g/kg;兔經皮LD50:5.3g/kg。本品為麻醉劑。對眼睛、鼻、咽黏膜有刺激作用。反復接觸皮膚可導致皮膚干燥、脫屑,形成皸裂,有時發生皮炎及濕疹。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爆炸、中毒、容器爆裂。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抗溶泡沫、干粉、1211、二氧化碳、霧狀水滅火;用水冷卻火場中的容器,稀釋逸出液體成為不燃性混合物,并保護消防人員。急救:應使吸入蒸氣的人員迅速離開現場,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15分鐘以上,對濺入眼內的嚴重患者須就醫診治。皮膚接觸先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飲水,并送醫院診治。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玻璃瓶外木箱內襯松軟材料或鐵桶裝(不可使用鋁桶)。儲運條件:注意輕裝輕卸,防止容器破損;不可受日光曝曬;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內,遠離火源、熱源;與氧化劑隔離儲運。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大量水沖洗稀釋,對污染的地面用排風機進行通風。
環烷酸鈷(催干劑)的應急措施
環烷酸鈷(催干劑) (CnH2n-1COO)2Co
別名 蔡酸鈷(催干劑),石油酸鈷(催干劑)。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503。
規格 鈷含量8%和4%兩種。
用途 用作油漆、油墨催干劑,也用于油漆的紫色顏料。
物化性質 紫紅色粘稠液體。不溶于水。稍溶于乙醇。易溶于苯、甲苯、松節油、松香水等石油溶劑、焦油溶劑及植物油。
危險特性 易燃。遇明火會燃燒。觸及皮膚會引起皮膚發癢,嚴重時有紅腫。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低毒。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 用泡沫、霧狀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水沖洗,對濺入眼內的嚴重患者須就醫診治。皮膚接觸用水沖洗,再用肥皂徹底洗滌。誤服立即漱口,送醫院診治。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桶。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熱源、火種,防止陽光直射。與氧化劑隔離儲運。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混合,倒至空曠地方掩埋。對污染的地面用肥皂或洗滌劑刷洗,經稀釋的污水放入廢水系統。
環氧油漆的應急措施和危險特性
環氧油漆 Epoxy-asphalt anti-corrosive paint(two packs)H52-31
別名 H75-4環氧瀝青防腐蝕漆(分裝),Epoxy coal far anti-corrosive paint(separate package)H52-31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 GB3.3類33646。UN No.1263。IMDG CODE 3139、3268、3372頁,3.3類。
用途 用于水下及地下機械設備和金屬物件防腐。
物化性質 由601環氧樹脂、滑石粉和二甲苯為組分一,聚酰胺樹脂、瀝青和二甲苯、丁醇制成的組分二組成。
危險特性 遇高熱、明火易引燃。吸入高濃度蒸氣會中毒。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中毒。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砂土、二氧化碳、干粉、1211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污染用稀料擦清油污,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聽或鐵桶。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熱源、火種,防止陽光直射。與氧化劑(包括硝酸、過氧化氫)、銨鹽及氨隔離儲運。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容器滲漏。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地面用油漆刀刮清。
銀粉漿的物化性質和應急措施
銀粉漿:別名 銀漿、鋁銀漿、鋁漿、閃光漿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646。UN No.1263。
物化性質 因鋁粉極易飛揚擴散,使用不便,通常將鋁粉和溶劑一起制成鋁銀漿。鋁銀漿為糊狀物,一般含鋁粉65%左右。
危險特性 遇火種、高溫易引燃。接觸氧化劑劇烈反應。吸入高濃度蒸氣會中毒。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中毒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滅火。急救:應使患者脫離污染區,安置休息并保暖。嚴重者就醫診治。皮膚污染用稀料擦凈油污,再用肥皂徹底洗滌。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聽或鐵桶。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與氧化劑、酸類、堿類隔離儲運。防止雨水滲入。泄漏處理:首先切斷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與手套。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曠地方掩埋。被污染的地面用油漆刀刮清。
影印油墨的危險特性和應急措施
危規分類及編號 易燃液體。GB3.3類33647。
物化性質 由有色體(顏料、涂料)、粘結劑(樹脂)、有機溶劑以及助劑組成。
危險特性 閃點23%~61%℃。遇高熱、明火、氧化劑有引起燃燒危險。
辨識事故類型:火災。
應急措施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小面積可用霧狀水撲救。
儲運須知 包裝標志:易燃液體。包裝方法:(Ⅲ)類。鐵聽或鐵罐。儲運條件: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倉間內。遠離火源、熱源,避免陽光直射。與氧化劑隔離儲運。
應急預案的危險辨識、風險評價及事故預防內容應滿足哪些條件?
應急救援預案的危險辨識、風險評價及事故預防內容,應滿足以下條件:
(1)現有的應急救援系統及預案是基于相應的風險水平嗎?
(2)危險辨識、風險評價是否考慮了:
1)歷史上的事故、事件;
2)潛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嚴重度(包括對場外的影響);
3)自然災害;
4)技術災害;
5)人員破壞;
6)其他影響因素。
(3)所有危險材料一覽表中是否列出材料的商品名稱、使用及儲存位置、來源、數量、性質、安全性能等,是否有危險材料生產工藝圖或分布圖?
(4)是否列出重大危險源清單及其他需要編制應急預案的材料、設備、設施和場所清單?
(5)應急響應預案中是否包括了事故狀態監測和評價?
(6)應急預案中包括預防緊急情況發生的內容嗎?
(7)是否制定了定期檢測關鍵設備、元件、報警系統的制度,是否包括了測試方法和頻度?
(8)是否有制度規定所有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符合國家法律、政府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應急預案要求?
(9)高危險場所和崗位是否安裝合適的保護性監測系統?
(10)是否實施了減少危險材料使用量的控制措施?
(11)是否采用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或其他先進的安全管理方法?
(12)事故預防職責是否分配給相關的合格人員?
(13)是否按消防法規和標準對消防設備及系統進行定期檢查?
(14)火災應急預案是否包括:工作場所火災危險性一覽表、潛在火源及其控制措施、火災危險控制及其消防設備維護人員的姓名、職責等。
(15)安全或保護裝置及系統的維護程序中是否包括設備失效時的備用程序或措施?
(16)預案中對現場臨時性人員(承包商、來訪人員等)是否規定了應急防護措施方面的內容。
上一篇:撞傷急救四招
下一篇:溶劑油泄漏的應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