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一天,江蘇省淮安市清江石化廠20多米高的廠房濃煙滾滾,還不時夾雜著爆炸聲。得到消息后,20多輛消防車迅速趕到現場展開滅火行動;公安人員也立即對現場進行封鎖,并緊急疏散人群;急救中心的救護車也風馳電掣般地來到現場,隨時準備救護傷員……
原來,這是淮安市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場面。在這次演練中,該市組織了氯氣泄漏封堵、油盆滅火、氨氣鋼瓶換閥、受傷人員緊急救護等模擬現場演練,整個演習緊張有序,為今后的實戰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這次演練是淮安市應急救援工作的一個縮影。
《安全生產法》第六十八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睘榱朔乐雇话l事件的發生淮安市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淮安市特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同時還制定了危險化學品、交通等行業的應急預案。各縣區也相應制定了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等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了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企業自救的原則
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五款關于生產經營單位要“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預案”的規定,我們要求各個企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切實可靠的預案,并要定期演練。重點企業每年演練兩次,一般企業每年演練一次。也可以結合消防演練和專項整治工作進行演練。
二是部門或行業互救的原則
做到一個部門或行業所屬企業救護能力相互補救,技術力量相互支持,變分散力量為集中力量。這就對及時救援起到了保證作用。
三是社會聯動原則
既然是應急預案,就要做到防止事故的擴大。為此我們在應急救援預案中規定,遇到突發事件,社會有關方面要全部啟動,市政府全面指揮,公安、安監、交通、衛生等部門各司其職、聯合行動,必要時動用武警部隊有效地控制事故。
上一篇:從開縣井噴反思救援體系建設
下一篇:礦山企業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