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特征:
電纜或母線著火事故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生,發生地點在電纜溝、系統室、主控室、動力柜等處,事故現象有明顯煙火、產生異味、 有關表計指示不正確、開關跳閘、保護動作等。事故有可能造成全廠設備停電,直接影響機組安全生產,對動力南廠的正常運行生產造成嚴重的威脅,甚至導致人身傷亡事故。
2 現場處置程序:
(1)電纜或母線著火,不論何種情況,應立即切斷電源。根據起火電纜的路線和特征,找出起火電纜的故障點進行滅火。
(2)當敷設在溝中的電纜發生燃燒時,如果與其并排敷設的電纜有明顯的燃燒可能性時,也應將這些電纜的電源切斷,電纜若是分層排列,則首先應把起火電纜上面的受熱電纜切斷,然后把和起火電纜上面的受熱電纜切斷,然后把和起火電纜并排的電纜切斷,最后把起火電纜下面的電纜切斷。
(3)在電纜或母線起火時,為避免空氣流通,以利迅速滅火,應將電纜溝的隔火門關閉或將兩端堵死,采用窒息方法進行撲救,這對電纜間隔小而電纜布置稠密的電纜溝頗為有效。
(4)進行撲救電纜溝中和其它類似地方的電纜火災時,撲救人員應盡可能戴上防毒面具及橡皮手套,并穿上橡膠絕緣靴,為預防高電壓電纜的導電部分接地產生跨步電壓,撲救人員如在室內,不得走進故障點4~5米以內,如在室外,不得走進故障點8~10米以內,救護受傷人員不在此限,但應做好預防措施。
(5)滅火時應使用手提式干粉滅火機,1211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等,也可使用黃土和干砂進行覆蓋,也可使用噴霧水槍進行滅火,若事故點在電纜溝內,而且火勢猛烈,不可能采取其他有效方法滅火時,待切斷電源后,則可向電纜溝內灌水,將故障點用水封住,火即自行熄滅。
(6)在撲救電纜火災時,禁止用手直接接觸電纜鋼甲,也不準移動電纜。
(7)匯報值長、啟動處置方案。
3 注意事項:
(1)救火時應佩戴好各種防護用品。
(2)應正確使用各種消防器械。
(3)救火時,應聽從指揮不能盲目撲救。
(4)事故中受傷人員與救援人員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正確的自救和互救方法使受傷人員脫離事故現場。
(5)事故處理結束后應立即召開事故分析會,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查清事故原因,對處置方案不足的地方加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