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08年是奧運之年,是展現國家30年改革開放成果之年,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頭一年,大事多,喜事多,黨中央國務院從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的高度,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事故“隱患治理年”工作。2008年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08〕15號)。
序幕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辦通知》精神,推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各項工作在我縣的順利開展,消除各類安全生產事故隱患,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2月27日縣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的通知》,確定我縣“隱患治理年“活動范圍與內容,明確隱患排查治理具體職責和分工,層層落實責任,由此拉開我縣“隱患治理年”工作序幕。
推動
3月1日,我縣召開“隱患治理年”專題部署會議,縣四套班子領導出席,會上縣委書記王斌要求各鄉鎮、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提高認識,把安全生產工作上升到一定政治高度,緊緊圍繞查隱患、促整改、控指標、促發展的目標,堅持預防為主、全面整改、安全發展,牢固樹立“隱患就是險情、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層層落實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落實“隱患治理年”工作在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的順利開展。會后,各鄉鎮、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分別召開了專題會議,對“隱患治理年”工作進行了部署,制訂、細化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隱患治理年”工作實施方案,層層落實責任。
3月13日,我縣召開安委會第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縣委常委、副縣長劉永軒要求各鄉鎮、各部門強化責任落實,對本鄉鎮、本部門制訂的“隱患治理年”實施方案再細化、再完善,確保這項工作在全縣順利開展。
行動
按照《國辦通知》精神制訂、細化本部門隱患治理年工作實施方案,縣政府辦印發《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的通知》(濱政辦發〔2008〕15號),確定全縣“隱患治理年”活動范圍與內容,明確隱患排查治理具體職責和分工,層層落實責任。
縣安委辦根據《國辦通知》精神,精心編制《濱海安全生產信息》第3、4、5期,陸續將危化品、煙花爆竹、機械、紡織、交通、建設、電力等行業領域隱患排查治理范圍、治理內容、治理方式、治理重點和時段劃分刊登,有力保障了我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順利開展。
召開安委會例會,及時傳達《國辦通知》及省市文件精神,并印發《關于印發“事故隱患治理年”工作定期督查計劃的通知》(濱政安〔2008〕14號),縣安委辦從3月14日至4月1日,抽調8名同志,對各鄉鎮、縣各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督查,重點督查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的開展、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的落實情況。
完善“六項制度”,建立事故隱患治理工作機制。縣安委會印發《關于建立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管理制度的通知》(濱政安〔2008〕13號),并根據市安委會下發的《關于做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信息調度統計和報送工作的通知》(鹽政安辦〔2008〕7號)要求,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基礎臺賬,及時上報隱患治理工作信息,對隱患排查治理活動中發現的6處重大事故隱患實行掛牌督辦,落實監控措施及整改責任人、整改資金,限期整改到位,確保隱患得到控制,并限期消除。
根據省市文件要求,印發《關于轉發江蘇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規范》,結合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六項制度”的要求,規范各鄉鎮、各部門、各生產經營單位隱患排查治理行為,進一步強化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
為進一步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縣政府安委辦以書面交辦的方式,對隱患排查的重點工作進行部署,主要包括:一是切實做好危化品生產、使用、儲存、廢棄處置企業迎檢工作,縣安委辦對沿海工業園、安監、公安、環保、質監、交通、氣象、衛生等部門進行書面交辦,要求各部門和單位按照《通知》精神,認真做好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隱患排查治理和迎檢工作;對沿海工業園、各引資單位和相關部門進行書面交辦,要求在6月中旬前幫助企業辦理和完善安全行政許可相關手續;二是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管基礎管理臺賬,縣安委辦書面交辦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求近期抽調專門力量,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明確專人負責,認真做好基礎臺賬的整理完善工作。
成果
第一階段結束,全縣未發生一次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同時共排查各類事故隱患584個,其中6個重大隱患被縣掛牌整改,當前,除江蘇吉華化工有限公司鈉庫已于3月底整改完畢以外,其他5個重大隱患都以落實整改措施、整改資金,專人負責,限期整改。
后記
奧運、高溫季節即將到來,如何做好隱患排查治理下一階段工作,如何保證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的進一步穩定好轉?我們將積極探索,努力工作,一路前行。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