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公路管理站(路政大隊)從五個重點方面著手,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不斷加強轄區內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應對公路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確保日常和重大節假日期間道路平安暢通。
加強公路安全知識宣傳。該單位緊緊圍繞公路系統安全重點目標任務,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正面宣傳,以提高群眾安全意識和職工安全技能為重點,不斷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創新手段提升培訓質量,推進安全文化建設;開展經常性的安全宣傳活動,采取懸掛宣傳條幅、在公路沿線張貼標語、在辦公場所、繁華商業街區、社區接受咨詢、利用車載喇叭講解宣傳《公路法》等法律法規有關公路安全方面的知識,增進了廣大群眾對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單位內部,由專門的安全管理部門重點把好養護監管、路政巡查公務車輛駕駛人員的思想關;通過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測試、競賽,組織職工參與 “安全生產周”、“安全生產月”、“夏安賽”、“冬安賽”、“安全知識競賽”等主題活動,牢固樹立“安全無大小”、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加強路政值班備勤制度建設。該單位在轄內區內省道S235、S234、S327、S328線公路醒目路段位置公布了路政咨詢、監督、投訴服務電話,要求路政值班人員每日上班時間必須準時到崗,認真做好群眾的舉報申訴受理、登記工作,接聽電話后,及時通知備勤人員處理。處理結果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迅速反饋給當事人、值班領導、路政處理中心;遇到緊急或復雜情況,必須及時向值班領導請示、匯報;特殊情況時所有路政人員要服從中心調度和指揮,車載GPS等通訊工具保持開通,,以便統一調度,確保集中力量完成任務。
加強施工路段安全管理。對于在建的省道235線、省道234線大中修工程,該單位要求路政大隊派員進駐施工現場,嚴格按照<<江蘇省施工路段管理辦法>>對施工單位違反施工路段現場管理的行為進行查處;要求施工路段缺損的標志各施工單位必須補齊;施工材料應當按照規定范圍堆放整齊,不得擠占行車道;夜間施工或者停放作業車輛、機械的現場必須設置反光警示標志;嚴格施工材料運輸車輛的安全管理:嚴禁使用無牌無證和拼、改裝等存有安全隱患的車輛,嚴禁超限(載)和拋灑、遺漏施工物資,消除因施工材料運輸造成的道路交通和施工現場安全隱患,確保施工路段的行車安全。
加強道路巡查和橋梁養護安全監管。建立切實有效的路產安全巡查保護機制: 在日常道路巡查中,堅持動態巡查和備勤相結合,定時定線巡查與機動調度相結合的方法,合理制定巡查計劃, 突出對全區境內21處的急彎、陡坡、險路危橋地段的巡查、檢查,發現隱患迅速采取措施,及時整改;路政大隊負責查處在橋面下的擅自搭建等違章行為,嚴查惡意超限運輸車輛,嚴禁車貨總重55噸以上的車輛通行公路橋梁,嚴格要求運輸車輛按照橋梁的限速、限載標志通過公路橋梁,嚴禁任何人(單位)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設置障礙 ,影響道路安全暢通。加強養護監管工作,該單位要求道路養護單位路面保潔工作及時到位,發現路面病害,及時上報,及時維修;加大養護巡查與檢查力度,重點加強橋梁下部結構養護缺陷的整改,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加強公路應急保障能力制度建設。該單位于今年進一步完善了應急工作預案 ,組建了公路應急搶險隊伍, 抽調公路養護、路政、工程等骨干人員25人,分成路情巡查組、搶險突擊組、通訊聯絡組、后勤保障組4個組, 搶險隊伍配備裝載機、挖掘機、工程養護車、路政巡查車等搶修必要的機具,險情出現后實行當日向上級有關部門上報,按照“先保通后修復”的原則,恢復公路交通設施,若無法及時搶通應及時制定過往車輛繞行方案,值班領導要及時趕赴現場,指揮疏導被堵車輛通行,確保道路暢通無阻。
近年來,由于該單位高度重視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先后成功處置了楚州至茭陵公路31K處大胡閘橋受損、235省道楚州段K77+200處涵洞涵管破損等公路險情,避免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失,受到了社會的好評和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