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氣礦鄰水作業區不斷深化交通安全管理機制,正視自身管理范圍廣、井場公路路況復雜、后期氣井突發情況多等特點,狠抓車輛“管、用、行、檢”四個關鍵環節,有效提升了管理水平,實現了科學管理、合理調派。據統計,該作業區2009年安全行駛56萬公里,無一例交通安全事故發生,在圓滿完成運輸任務的基礎上出車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1570臺次,燃油消耗減少1.99萬升。
“兩單一表”讓車輛“管”得清楚。“兩單”即用車申請單和派車任務單,用車申請經由車輛管理部門匯總交主管領導簽字認可后發出派車任務單,駕駛員憑此單到調度室領取鑰匙方可出車。“一表”即定點停放登記表,車輛經過回場檢查停放到指定位置后,將車鑰匙交調度室統一保管,填寫停放登記表后方算任務完成。“兩單一表”實現了車輛從最初的申請到任務完成后回場定點停放的全程動向掌握管理。
“一支筆”管理實現“用”得合理。在用車審核環節由車輛管理部門對各部門的用車申請進行匯總,根據路線和時間對可用車、合并用車和不合理用車提出意見,只能由作業區主管安全的副經理簽字同意后方可生效派車。“一支筆”管理實現了車輛安排合理,有效杜絕了多人簽字出現的重復派車、交叉派車現象。
“憑單出門”確保“行”有記錄。車輛在駛出作業區大門時,必須向門崗保安出示當天的路單和派差單,否則門崗不予放行,避免私自出車和違規用車。同時,要求在出車前、運行中、到達任務點時均通過短信或電話向車輛管理部門匯報,由車管人員做詳細登記,并定時通過GPS系統監控車輛運行路線,實現了車輛運行全程受控。
立體監督促使“檢”有實效。為每臺車輛建立了“戶口薄”,詳細記錄了每臺在用車輛的基本情況和運行公里、維修大修、燃料使用、回場檢查等情況。并采取路檢、抽查和定期的日保、周檢、月檢及回場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增強檢查的實效性,確保車況良好。同時樹立 “誰用車,誰監督”的意識,強化用車人的監督意識,用車人負有制止駕駛員違章操作、違規行為的責任,形成交通安全人人管,人人監督,人人有責的安全管理氛圍。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