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會昌縣希望小學五(一)班的班會課上,講臺上站的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老師”,來自縣交警大隊宣教科的民警開始了每周一節的“交通安全課”。45分鐘的課程內,77位同學聽得全神貫注,當“民警老師”提問時,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認真聽講、回答踴躍的小朋友還收獲了文具盒、課程表等獎品。會昌縣少先隊總輔導員到課做了開班講話。
交通安全作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多年來,交通安全普法宣傳多數停留在“交警每學期或每年進學校宣傳一次”的層面上,效果和持久性不強,學校或學生拿到相關讀本、宣傳資料后,僅作瀏覽,難于識記在心,班主任老師又難于有針對性地授課講解。
會昌交警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迅速組織編寫了《會昌縣中小學校交通安全教材》,與縣教育文化局合作印發了3000本,分配到全縣所有中小學校,每個教學班都配備一本。《教材》著重將交通安全普法內容細分成交通概況、車禍的危害、交通安全常識、安全自救、交通標志認識、安全歌謠、主題歌曲及范文選讀等內容,每項內容列為一課,共12課。每課內容后均有“教學提示”、“思考題”,圖文并茂,教師拿到書后立刻就能進行系統授課,操作性非常強。
交警部門與教育局通過協商,在縣希望小學開展試點,每周課程表上列出一節“安全課”,由交警進入課堂示范教學,然后逐步推廣到其他班級以及全縣所有學校。該縣“課程表上列有交通安全課又有教師教授”舉措開創全省的先例,多年來的交通安全宣傳“進學校”模式將升華為“進課堂”,屆時,全縣10萬中小學生都能接受到系統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有效減少交通傷害事故。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