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期出現的特殊社會群體,關心和重視留守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與管理,關系到社會的和諧、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當前正值暑假期間,農村赴城區探親“候鳥”兒童和留守兒童的交通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給暑期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帶來新的壓力。為進一步加強以上群體的交通安全教育,普及農村道路出行和城區交通出行知識,預防和減少涉及以上兒童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興國大隊按照總隊、支隊要求,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開展“候鳥”兒童和留守兒童交通安全宣傳活動。
一、領導高度重視、多次會議研究部署。大隊領導高度重視,7月11日、12日接連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留守兒童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興國縣公安局副局長、交警大隊長魏國強對切實做好關愛“候鳥”兒童和留守兒童交通安全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在去年開展的幫扶困難兒童的基礎上以更強的責任、更細的管理、更實的措施全力做好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大隊成立以副教導員李雪平為組長,其他科室中隊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活動方案,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分工,由宣教科負責對活動進行籌劃準備、組織實施,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及時開展一次交通知識進社區活動。瀲江中隊要針對暑假期間,城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將來到父母工作地團聚這一實際情況。組織民警深入南門社區,以擺放交通安全宣傳展板、張貼暑期未成年人交通出行倡議書、發放《致廣大家長的一封信》和組織主題娛樂活動等形式,集中宣傳紅綠燈、人行橫道、機動車道等常識,教育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區過馬路、乘坐公共汽車、騎行自行車的注意事項等,向家長宣傳不讓孩子乘坐“超員”車輛,向家長公布舉報電話,鼓勵家長舉報違法“校車”。
三、積極開展一次“一對一”學習實踐活動。瀲江中隊要充分發揮文明交通志愿者組織的作用,積極加強與轄區文明交通志愿者組織的溝通聯系,組織志愿者與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進行“一對一”幫助實踐活動,由志愿者帶領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到城區各路口觀看,實地講解行人如何過馬路、如何安全行走等知識,使其學習掌握日常出行要領;同時,帶領志愿者組織留守兒童到瀲江三小交通安全宣教基地進行參觀學習,模擬體驗交通出行,進一步提升孩子們在城區交通出行的安全意識。
四、精心組織一次外來務工人員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課。紅門中隊要深入轄區企業、工地等,選擇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企業,組織民警深入該企業,召集外來務工人員上一堂交通安全知識教育課,強化外來務工人員交通安全意識,要求其加強對子女在城區期間安全出行的教育引導,在暑期結束時安全乘坐客運汽車返回。
五、全力開展一次農村留守兒童集中教育。暑假期間,農村地區留守兒童自由外出玩耍時間較多,結合我縣實際,在全縣組織開展“同一片藍天下、一樣溫暖的家、共同孩子的夢”留守兒童交通安全伴我行活動。各農村中隊要結合鄉村情況,組織民警深入轄區留守兒童較多的村莊,聯合轄區各行政村干部、交通安全宣傳員等,集中組織留守兒童上一次交通安全知識課,重點講解未成年人禁止駕騎摩托車、電動車,不能在國省道、縣鄉公路上學騎自行車、追逐玩耍;加強對學生的乘車安全知識教育,嚴格要求學生,自覺不乘坐拖拉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農用車等非客運車輛,不乘“病車”、超載車及其它非法營運車輛,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六、大力加強重點場所宣傳。在國省道、農村公路沿線刷寫交通安全宣傳標語,在鄉鎮集市張貼、擺放交通安全出行海報、展板,在汽車站、將軍公園、少兒游樂場等地,懸掛安全出行宣傳橫幅、擺放宣傳展板,大力開展“候鳥”兒童、留守兒童等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提示宣傳,贏得社會各界都來關心農村“留守兒童”,讓孩子們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安全成長。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