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15日,在農忙的半個月時間內,劉老澗船閘上游水位持續走低,最高下降1米、低于正常通航水位,有5條貨輪、3個船隊7條駁船短時間擱淺,比上年減少近6成,沒有發生礙航堵檔現象。
每年夏季的農忙時節,都是船閘通航水位較低的繁忙時間。水稻等農作物需水量大,會持續拉低通航水位,對船舶通航安全造成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劉老澗船閘采取“五項措施”確保船舶通航安全。一是做好前期宣傳。針對船舶運轉周期,從端午節前15天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對過往船舶進行預告性宣傳,引導船員合理掌控好下航次船舶裝載吃水情況,減少駁載和擱淺現象。二是加強信息預告。積極對農忙情況進行總體把握,加強與水利、海事等部門聯系,實行24小時值班、兩小時預告制,確保向船員預告的水位信息及時、準確。保障船舶通航安全和運營效益最大化。三是完善防控預案。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優化運調方案,對包括與海事聯動協調機制在內的相關防控預案進行完善,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強化應急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考核,加強設備養護,強化隱患查改,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巡航護航,提高保障能力。五是加強秩序管理。對各類船舶停泊區進行臨時性微調和優化,加大秩序管理力度,及時糾正亂停亂靠現象,保證航道暢通有序。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