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居民收到鄰居送來的止痛藥,在微信群里感動地說:“看見這藥的那一刻我都哭了!感謝好心人!”近日,不少地方新冠肺炎疫情感染人數持續增加,城市廣大居民在樓門群、業主群、朋友圈里發起“共享藥箱”的暖心行動,通過鄰里互助解決用藥的燃眉之急。
退燒藥、體溫計等防疫產品,最近成為市場的搶手貨。如果市民沒有事先準備足夠的防疫藥品,不免很焦慮。而正在經歷病痛折磨的市民,無疑對相關藥品的需求更為緊迫。在這種情況下,北京部分社區群出現的“共享藥箱”,對有需要的人而言就是救急箱。
“共享”一詞多數時候與經濟相連,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都是錨定經濟價值的模式。但上述這種“共享藥箱”與經濟利益無關,市民無私地貢獻出家里的藥品,幫助那些急需吃藥的人,透出的是公益互助價值,這種溫暖正可謂雪中送炭。
“共享藥箱”盤活了市民手里現有的防疫藥品資源,使之發揮救急的互助作用。這種做法成為眼下一些地方相關藥品供需緊張的一種緩解辦法。
“共享藥箱”升溫了鄰里關系,也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方案。社區治理一直是個復雜的問題。而“共享藥箱”能增加鄰里之間的信任與友愛,增強社區向心力、凝聚力,這種“愛的共濟”模式值得基層好好挖掘、總結經驗。
這種居民間自發的“共享藥箱”模式雖能應急,但其覆蓋面、流通的藥物種類及品質等,都存在諸多不足。因而基層社區等組織應該思考建立相對專業、高效的社區版“鄰里互助藥箱”,給老百姓更多安定感。一方面,基層社區管理好、運用好“共享藥箱”,比如,明確申請“共享藥箱”援助的標準,警惕有人把“共享藥箱”變成“私人藥箱”;另一方面,還要鼓勵市民“好借好還”,不斷給“共享藥箱”增加藥品,使其有可持續的生命力。
“共享藥箱”不僅是民眾緊急應對疫情的有效嘗試,也為基層未來應對某些治理問題提供了經驗。期待有關方面抓住“共享藥箱”這一民間智慧的契機,將好事辦得更好、更持久,使之成為社區治理的一個閃光點。(王帥)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堅定信心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下一篇:原陽河務局:開展月度安全檢查活動